06:业主周刊
     
本版列表新闻
~~~——徐汇区枫林街道张东居民区“服务型居委”侧记
~~~——徐汇区枫林街道张东居民区“服务型居委”侧记
~~~——徐汇区枫林街道张东居民区“服务型居委”侧记
     
2019年06月26日 星期三 放大 缩小 默认   
一间医务室,一片服务心
——徐汇区枫林街道张东居民区“服务型居委”侧记
郭爽
  张东居民区党总支书记王建强最近收到个惊喜,居委收到了一封来自张东居委青松小区居民的表扬信:整整一页手写的文字,漫溢了对小区新改建医务室的喜爱,对街道党工委的感谢。虽然这封由93居民联名的表扬信并未指名道姓表扬王建强,可他听说后却满心欢喜,“事先并不知道有这封信,听说后心里是很高兴的,我们的服务,被居民认可了,同时更是一种鞭策”。

  “表扬信”的背后:

  从“有”到“好”的转变

  2017年,王建强来到张东居民区,这里有738户共1200余位居民,其中65岁以上的老人占到了三分之一以上。小区原就有一间医务室,居民可以吊盐水、量血压、配药,也曾是小区居民们引以为豪的一样事情。但随着时间推移,原有医务室的局限也被逐渐放大——房间阴暗不通风,通道狭窄,功能分区不清晰,门口还有一道小台阶,加上无障碍坡道角度“刁钻”,一些坐轮椅前来的老人非常不便。

  今年,张东居民区“邻里小汇”启动建设,全力打造服务型居委。在最初拟定方案时,王建强和同事们第一时间就想到了医务室——“原来居民们觉得,小区有医务室就满足了,现在有这么好的机会,我们为什么不改变一下?把‘有’变成‘好’?”今年春节过后,经过多次开会讨论,听取意见,反复敲定细节,方案最终成型并得到了街道相关部门的大力支持,4月,医务室的改扩建翻新启动,并于5月10日正式投入使用。“原有的两层居民活动室底楼改成了新的医务室,二楼改为练功房;原来的医务室则成为了新的‘邻里小汇’所在地。”记者在改建一新的医务室看到,尽管是阴雨天,但室内光线充足,处置室、医生诊室等都实现了有效分隔,输液区的空间更为开阔,无障碍通道坡形舒缓,大门也更加宽敞,坐轮椅来的老年居民再也不用经历颠簸,而推他们前来就医的子女或阿姨再也不用费尽力气。

  “感谢你们为我们小区办了一件实事、好事……原来的狭小、昏暗变成了现在的宽敞、明亮。上海已经进入老龄化社会,我们小区的老年人越来越多,大多患有这样或那样的慢性病。就诊、取药十分频繁,打针、输液也较多,有了这样舒适的环境和医务人员的热情接待、细心诊治,从心理和病体上都能得到较大的安慰和有效的治疗。无论是老年人、中年人还是年轻人,都感到十分欣慰。”表扬信中质朴的语言,表达了居民们的真情实感。

  “家门口”功能提升:

  做好社区服务“加减法”

  枫林街道位于徐汇区中心区域,面积2.69平方公里,户籍人口近13万,老旧小区占比达80%以上。社会发展的新形势对社区治理特别是居民区自治、为民服务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今年,枫林街道以大调研为抓手,以邻里小汇建设为契机,打造“服务型”居委会。打造服务型居委,就是要在居委层面延伸服务体系,破解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难题。张东居民区正在改造的“邻里小汇”正是征求居民意见后,由原有的医务室改扩建而来——三间设计的多功能室既能打通,又能进行机动分隔,“里面还设有图书角和影音放映功能,能满足小区居民的多样化需求。”王建强介绍,而对普通居民来说,最直观的体现,就是“邻里小汇”中的居委会不再有“一人一张办公桌”的传统工作方式——办公区域“减”出来,居民的活动空间“加”进去。这一“加减法”,将改变长期以来居委干部“坐在办公室、干着手头事、等着居民来”的工作模式。

  在邻里小汇的基础上,“服务型居委”将首批下沉医保卡更换、敬老卡申领等15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项目延伸至居民区,为居民提供更加便捷的服务。今后还将叠加政务服务、便民服务、社区管理等功能,集成社区事务居委代理点、志愿者服务站、红十字服务站、青年中心、服务之家、居委活动室、社区民众安全防护应急站、食品安全工作站等站点功能,推动居委层面的党建资源、公共资源、管理资源、服务资源、自治共治资源等汇集在一处,建设多功能的“服务型居委”。

  据悉,枫林街道目前已建成服务型居委会6个,力争今年上半年实现31个居委会全覆盖。

  “贴心”服务有成效:

  志愿工作有了“waiting list”

  任何工作形式上的创新,都需要实际的成果加以检验,“服务型居委会”建设也不例外。

  “硬件的改造是一方面,新医务室得到居民称赞我们很高兴,‘表扬信’既是称赞,更是鞭策。社区工作永远不会‘一劳永逸’,不能躺在成绩上睡觉,因为居民对生活质量的要求是不断提高的。我们服务的好不好,就看小区居民是否认可,是否支持。服务型居委,我的理解就是要离老百姓越近越好。”王建强翻开手头的《民情日记》,其中详细地记录了每次到居民家中走访的时间和居民们急需解决的各类问题。在“服务型居委”的建设中,社区工作者在做好相关条线工作以外,主要承担居委接待和入户走访工作,在此基础上,还建立了接待制、走访制、培训制、例会制、结对制、带教制、检查制等7个配套制度,而街道也主动为基层减轻台账工作,“工作和会议通知从原来每天十几个到现在每天只有三五个。”王建强说,这让他们能够真的沉下心去走访、去沟通,去协调解决居民的“急难愁”,真正把实事做到居民的“心头上”,“下半年,我们小区即将启动小区综合治理,我们在走访的过程中,要好好听听居民的意见,他们想要怎样改,他们又有哪些疑问、痛点和堵点需要我们去沟通和协调。”

  如今,张东居民区的居民参与社区自治的热情更高了。“现在,单单垃圾分类的志愿者就有62位。因为岗位有限,还有不少热心居民只能在‘等候名单’上。”王建强提起这件事非常感慨——小区在四月底正式试行垃圾分类的时候,每天每个库房的湿垃圾二天一桶,如今每天有二桶以上,“许多居民分类都是仔仔细细,对垃圾分类知识的了解甚至比我们社区工作者还要清爽。这些居民不仅自己做到,还以身作则带动身边的居民,这让我们小区的垃圾分类迅速走上了‘快车道’。”王建强说,这让他们对居民区今后的工作充满了信心。记者 郭爽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业主周刊
   第03版:业主周刊
   第04版:业主周刊
   第05版:业主周刊
   第06版:业主周刊
   第07版:业主周刊
   第08版:业主周刊
一间医务室,一片服务心
首个零售药房智慧监管系统上线
清凉出行不容等待,购传祺爱车就趁现在
社区版业主周刊06一间医务室,一片服务心 2019-06-26 2 2019年06月26日 星期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