毒品是危害人类社会的毒瘤。小则危害个人身心健康,造成家庭破裂,妻离子散,同时也会滋生其他各类违法犯罪,吸毒后致幻容易造成肇事肇祸事件,对他人和社会造成伤害,血淋淋的事实已经举不胜举。现在毒品已经成为全世界、全人类的公敌。如果毒品问题得不到遏制,势必影响整个社会的和谐稳定。
今年6月26日是第30个“国际禁毒日”,每年6月也是我国的“全民禁毒宣传月”,为了让我们共同拥有美好的明天,我们倡议全体居民行动起来。
一、从我做起,远离毒品,增强禁毒意识。要认真学习防毒、禁毒相关知识,深刻认清毒品危害,不断提高拒毒、防毒意识和能力,对毒品不好奇、不尝试,自觉抵制。要争做禁毒宣传的志愿者,让周围居民、朋友树立禁毒拒毒人人有责、家家有份的意识。
二、从现在做起,抵制毒品,不让毒品进家庭。要积极参与“不让毒品进我家”、“无毒村(社区)”创建等活动,倡导文明、健康、科学的生活方式。父母要洁身自好,教育子女勤学习、爱劳动、慎交友,家庭成员之间要互相监督,实现家庭“无吸毒、无贩毒、无种毒”,筑牢拒绝毒品的家庭防线。
三、从身边做起,参与禁毒,净化社会环境。发现涉毒违法犯罪行为要大胆举报,使涉毒违法犯罪分子在群防群治中无藏身之处;对误入歧途的涉毒人员,要用亲情去温暖、感化,要用真情去劝导、帮助,使涉毒者迷途知返,根除恶习、重获新生,努力使自己的家庭和社会生活环境成为一片净土。
全体居民朋友们,禁毒工作需要您的积极参与!为确保社会稳定、家庭和睦,让我们行动起来,崇尚健康生活,抵制毒品危害,为创建和谐美满幸福的家园,为构建和谐航头而努力奋斗。
航头镇社会稳定办公室
2017年6月
多年来,我国政府以 “禁绝毒品 ”为根本目标,制定并实施了一系列方针、政策,对惩治毒品违法犯罪行为、防范毒品危害、保护公民身心健康和维护社会秩序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生活中,我们当中的有些人由于生活空虚,缺乏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受社会不良因素的影响,经不住诱惑,常常以身范险去接触、吸食毒品,从而导致一幕幕人间悲剧的发生。下面,我们就从以下几个方面介绍禁毒的相关知识,以提高广大公众特别是青少年、有高危行为的人群防范和抵御毒品的能力,做到远离毒品、珍爱生命。
1.对毒品的无知、好奇
一些青少年染上吸毒恶习,多是因为对毒品危害的无知和好奇,而走入吸毒的深渊。据云南XX市对451名海洛因吸毒者的调查,因好奇而吸毒的有154人,占34.1%。
演艺界人员吸毒大多也是出于好奇,寻求刺激,认为吸毒可以找到艺术创造的“灵感”。
吸毒人董昆先是对吸“白粉”(海洛因)好奇,想尝试一下,结果成瘾后不能自拔。为弄钱吸毒,盗窃五四式手枪。于1997年12月8日,在贵州省贵阳机场持枪抢劫出租车时,被公安机关抓获。
2.他人的不良影响
青少年极易受群体的影响,许多青少年吸毒者说:“我是看到别人吸,我才吸的。”
她曾是一名优秀的技巧运动员,9岁入选省少年体校,17岁入体育学院学习。曾在国内外比赛中多次获得过第一名。后来在男友的影响下吸毒成瘾。男友已因吸毒死亡,为吸毒她不得已将奖牌换了海洛因,为吸毒她到歌舞厅坐台。公安机关曾2次送她强制戒毒,她自己也3次自愿戒毒,均告失败。
3.寻求刺激,追求不良时尚
吸毒人员,特别是“大款”中的个别人,为寻求刺激,追求不良时尚,用吸食毒品来填补精神空虚,甚至在生意往来、亲朋交往中以给客人扎一支毒品当作最高礼遇。
曾在XX市号称“百万富姐”的李某,为追求“时尚”染上毒瘾,吸光了所有的家产。昔日重庆家喻户晓的“第一火锅女”,如今流浪街头,一无所有。
4.不健康的逆反心理
逆反心理既可以发生在无知青少年中,也可以发生在成人身上。
XX市27岁吸毒人员马兰青见丈夫吸毒败家,自己还经常挨打受气,想帮助丈夫戒毒又屡遭失败,因而产生逆反心理,开始吸毒。1997年3月6日在家中注射毒品过量死亡。
5.家庭成员的不良影响
家庭不良影响是导致青少年吸毒的另一个重要因素。家庭成员中有人吸毒的青少年,比家庭中无人吸毒的青年家更容易沾染毒品。
某女的母亲在其3岁时吸毒成瘾,致使该女12岁时跟着母亲学会了吸毒,14岁时她就不得不靠出卖色相维持母女吸毒所需费用。母女二人多次被强制戒毒。出所时母亲竟然将女儿仅有的1000元戒毒费骗走吸毒,而且三年不知下落。1997年4月12日,毒瘾缠身的少女撞向一辆行驶的出租车,脸上留下了一道永远的疤痕。
6.吸毒为什么会成瘾
人吸毒为什么会成瘾?这个问题至今还没有统一确切的答案。以吸食海洛因为例,对成瘾机制比较一致的认识是:人体内本身就有一种类似阿片类物质的存在,当从外部大量摄入阿片类物质时,外来的阿片类物质逐渐取代了原来内在的阿片类物质,扼制了原来人体内正常阿片类物质的形成和释放,从而破坏了人体内的正常平衡,形成人体在生理、心理上的依赖,只有不断的递增这种外来“摄入”,才能保持人体生理、心理上的平衡。如果中断外来的毒品供应,吸毒的人就会因“犯瘾”而引发生理和心理上的痛苦。
(1)吸毒成瘾是服用毒品后人的机体生理和心理发生某种变化的一个过程。有的专家将吸毒成瘾视为一种脑疾病。
(2)人吸毒后,毒品物质会迅速传送到人的脑部,并与人的某种受体物质结合,反复多次后,人体对毒品的耐受性提高,药物的作用逐渐减弱,吸毒者只能以更大的剂量连续不断地来抑制身体反应,满足生理渴求, 从而愈陷愈深不能自拔。
(3)吸食毒品,使人在生理上形成奖赏性强化的后果,导致在心理上产生依赖性,即强烈的渴求感,也称为“想瘾”或“心瘾”。
(4)人一旦吸毒成瘾,生理依赖与心理依赖又互相强化,因心理依赖而加重生理依赖, 生理依赖产生的戒断症状又反复加重了心理上的依赖。
7.如何抵御毒品侵害
(1)警惕毒品陷阱:为解决毒资,很多吸毒者会采取各种手段引诱他人吸毒。比如,“吸毒能治病”,“吸食冰毒很时尚”,“偶尔玩一玩不会上瘾”,“可以彻底释放压力”,“还可以增加性能力和减肥”。当你身边的人向你推荐毒品时,请远离他们并报告公安机关。
(2)保持健康的心态:保持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合理安排时间,培养健康的生活方式。不要因为苦闷、好奇、无聊、病痛或者赶时髦、图享受而吸食毒品。
(3)谨慎出入治安复杂的娱乐场所:进出歌舞厅、酒吧、洗浴场所要保持高度警觉,不要接受陌生人提供的香烟和饮料,避免因误食毒品而上瘾或遭到性侵犯。
(4)不为他人保管、携带、买卖不明物品:贩毒集团常常采取诱骗和胁迫的方式,利用怀孕和哺乳期妇女、未成年人、残障人员等人员从事贩毒活动。如果帮人携带的物品是毒品,在没有证据的条件下,将可能被认定为贩毒者的同谋。
8.了解禁毒法律法规,培养遵纪守法观念
吸毒违法:吸食、注射毒品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二千元以下罚款。
种毒必究:非法种植罂粟不满五百株或者其他少量毒品原植物的处十日以上十五日以下拘留,可以并处三千元以下罚款。种植罂粟五百株以上不满三千株或者其他毒品原植物数量较大的、经公安机关处理后又种植的、抗拒铲除的处五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并处罚金。
贩毒严惩: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无论数量多少,都应当追究刑事责任,予以刑事处罚。走私、贩卖、运输、制造鸦片一千克以上的、海洛因或者甲基苯丙胺五十克以上或者其他毒品数量大的处十五年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或者死刑,并处没收财产。
9.拨打110,配合公安机关打击毒品犯罪
《禁毒法》规定:国家鼓励公民举报毒品违法犯罪行为。各级人民政府和有关部门应当对举报人予以保护,对举报有功人员以及在禁毒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给予表彰和奖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