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海社区金水苑居委会书记、主任陆杰对此感触颇深。他告诉记者,金水苑小区住户绝大部分为征地农民。原先农民房开的都是前门,搬到动迁房后,一些人悄悄拆了前面房间的墙,开出了前门,更有甚者破坏绿化建起了家门口的水泥场地。今年初在“五违”整治摸底时,发现这样的情况多达140余户,占底楼住户的二分之一。听说要把这些门封了,很多人想不通。他们说:大半辈子都住在开前门的房子里,凭啥现在就不行了?整治阻力非常大。居委干部在上门宣传政策时发现,居民们的不甘除了传统习惯外,还有其它的怨气。由于小区是2006年投入使用的,10多年过去了,主干道路狭窄、停车位紧张等问题困扰着居民的生活。显然,“五违”整治在拆的过程中,必须建设新的民生设施,满足居民的需求,这样才会得到居民认可。于是,在金水苑小区拆违过程中,一项项民生工程得到落实。通过调整规划,小区车位增加100多个;主干道得到拓宽,绿化重新补种;小区内还首次出现了健身步道。逐步焕新的小区面貌,让居民认识到“五违”整治的目的,只是为了让大家的居住环境变得更好。
除了拆建并举,让居民享受到良好环境外,在金海社区党工委书记项华眼里,“拆违”必须公开透明,不搞特殊,不搞例外,特别是党员干部必须带头拆,群众才能跟着拆。辖区内的某居民家有违建,工作人员上门做工作,女业主置之不理。调查发现,该房男业主是一位外单位党员干部,于是,工作人员辗转找到了男主人,在他的支持和配合下,违建被顺利拆除。在这样的氛围下,居民区的其它“钉子”户被一一攻克。
自开展“五违四必”工作以来,金海社区通过精准化拆违、精细化修复、精心化建设,共拆除违建点位997处,面积达162373平方米,拆除市库中重点类违建点位112处,面积74029平方米,重点类数据库点位拆除8月底可清零,辖区9个行政村和6个居委已全部通过区“无违建村居”创建验收。社区还建立健全巡查发现、追责问责、应急快速处置等新增违建长效管控机制,通过聘请第三方巡查人员每日不定时巡查等方式,将控违拆违工作关口前移,用制度管住“无违建”的成果。
胡玉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