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很多年轻人终日恐慌自己的“内涵”无人知晓,一有机会,就恨不得把自己的经历一下子掏光给人倾听。或许这种方式能让人享受到创造世界的感觉,让自己成为主角。可是内涵叫做内涵是有原因的,超人是架空世界的一个角色而已,内裤总不能穿在外面招摇过市。
茅侃侃创办万人电竞,是80后创业新星中的一位,结果抵押房产车子发工资,最终烧炭自杀。他的性格特点让他不适合创业,在资金负债的情况下还鼓励员工奋斗,结束生命前作了计划让朋友的法人身份转接给他,连自杀都带着道德责任感的担负。其实所有人都会遇到逆境,因此逆商是表面化的,而在遇到挫折时曾经受过的挫折教育所形成的价值观和待人处世的方式往往很大程度上影响一个人的决定。
挫折教育不是斯巴达式教育。对于孩童来说,正处于认知世界的萌芽情感阶段,爱和陪伴才是理解与支持孩子的方式。小孩子的好胜心强是一种天性,是心理发展的必经阶段,也是积极展示自我的一种表现。但过于争强好胜、凡事都争第一让人变得输不起,难以承受挫折。输不起也是长大成人的一个大忌。去试着引导“赢”只是一种可能,“游戏”中失败也不可耻,接受失败,争取下一次做到更好。如同有时球会投进篮筐里,有时却会投到篮筐外,摆正心态才是好的挫折教育。
有些人提出,经常体验挫折不会给孩子带来抗挫能力,只会让孩子习惯挫败,甚至这种挫败和无助最后会变成一种常态,进而形成“我就是一个失败者”的自我认知。这种理解当然是没错的。所以挫折教育也需要去教会人接纳生活的遗憾,努力提高幸福感知能力。当遗憾已经是事实,那我们该做的就是尽可能用坦然的心态去面对。别让遗憾成为生活的阴影,蒙蔽我们感知幸福的能力。
世界变了吗?变了,也没变。当我们内心足够丰盈、有力量时,无力和充满焦虑的心所投射出的世界也就消失了。以单一特定的视角去观察这个世界,并不是唯一的真相吧?
莫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