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故事/人物
     
本版列表新闻
~~~记金海社区金水苑居民梅广华
~~~记金海社区金水苑居民梅广华
     
2018年11月08日 星期四 放大 缩小 默认   
乐做社区志愿者
记金海社区金水苑居民梅广华
景岚
■ 梅广华在认真教小朋友练书法
  金水苑是一个以动迁居民居多的小区,而80多岁的侨眷梅广华是为数较少的从市区搬来的居民,她受过高等教育,当过教师,进过国企,能书会画,气质优雅。起初搬来,她并不习惯这里的生活,但十几年住下来,梅广华已和这里的居民融为一体。她喜欢乡下人的朴质,喜欢为他们做点力所能及的事,只要居委会有活动,她就积极参加。她把自家居住的楼道妆点成“和美楼”。80多岁的人,居民们都心疼她,她却说:“我收获的是快乐啊!”

  她是物理专业的大学生

  梅广华生在上海长在上海,是华东师范大学65届大学毕业生,那时大学生极少,学物理专业的女生更是少之又少。毕业后,她当了几年教师后,就被急需人才的上海无线电二厂点名要去,到技术部工作,资料翻译、技术攻关都少不了她。那时的梅广华如鱼得水,是企业的中坚力量。她的爱人张元龙也是国企人员,正当他们如日中天之时,迎来国企衰退大潮,上海无线电二厂宣告关闭,一身本事的梅广华提前退休了。

  不等不靠不愿安于现状的梅广华,凭着自己的教师资格证,当起了家庭教师,而且把家教当成自己的事业,也有学校聘请她去任教,但因咽喉炎,她谢拒了。这个期间,她们唯一的女儿出国留学然后定居在国外。她思念孩子,就把这份爱以另一种方式全心全意投入到她的学生身上,以一对一方式教学生数学、语文、英文课,她样样得心应手,学生也进步的快。她还抽空自己学绘画、练书法、打乒乓……

  为了支持妻子教学以及个人爱好,爱人张元龙专门花500元学费学烹饪,把买菜烧饭家庭后勤做的无微不至,以此表达对妻的爱。他们是一对令人羡慕的恩爱夫妻。

  她是社区热心助学的老师

  梅广华夫妇长期居住在市区,住房仅有40多平方米,2006年,他们偶然看到广告,一下相中了奉贤金水苑的房子。他们把市区小房子卖掉,到金水苑买到一套120多平米的大房子。

  梅老师成了金水苑居民,她喜欢打乒乓球,可小区没有条件。经人介绍,她和另一位会打球的居民去金海阳光家园打球。家园的负责人知道她们是从市区来的老知识分子,便请她们来为家园的智障学员上课。梅老师二话没说,就和球友应下来,她教数学。每周半日,年复一年,反反复复一遍又一遍耐心教,后来很多学员买菜会算了。小区居民朱生星也是侨眷,孙子还很小时,他儿子就把孩子空乘托寄回国内的父母家。随着孩子渐渐长大,爷爷奶奶根本管不了他,学习成绩一塌糊涂。老人得知梅老师人好又是教师,找上门来,请她帮助教育孩子。梅老师不愿看到孩子不上进,就答应了。她从心理学入手,让他对各学科发生兴趣。如今,这个孩子14岁了,在他身上发生了非常大的变化,学习成绩也提高了。一家人都很感激:“多亏梅老师教导他!”

  她是热爱生活的居民

  2016年金水苑小区创办了“侨之家”,梅老师主动担当,她开办了暑期班,教小朋友学画画、学英语,教居民学书法。一时间报名的人很多,其中一位唐阿姨就学得很起劲,她们还成为无话不谈的好朋友。

  天有不测风云。2017年4月,相濡以沫的老爱人突发心脏病,离她而去。虽有女儿陪伴料理后事,但让她感动万分的还是居委会和小区邻里。有邻居陪她去买菜,教她怎么挑选菜,如何烧好吃;水管漏了,邻居帮她收拾清理、洗衣烧饭;生病了,有邻居问寒问暖,忙前忙后照料,梅老师并不孤单,她有那么多邻居朋友,时常打电话关心她“身体好不好”。今年,居委会创建和美楼组,梅老师就利用自己的绘画作品和另一位侨眷的书法作品妆饰楼道,让楼道变得富有了文化气息,她的一幅“虾趣”图,栩栩如生,更是让人们领略了她的艺术才华。

  多才多艺的梅老师,在她人生步入晚年时,带着一颗感恩的心从容前行,因为,她有金水苑这个家,有热心的邻居朋友,她不孤单。   

  景岚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新闻/综合
   第03版:故事/人物
   第04版:文苑/摄影
金海社区新设立龙潭、少湖、文杏三居委会,你知道名字背后的典故吗?
乐做社区志愿者
金海城事故事/人物03乐做社区志愿者 2018-11-08 2 2018年11月08日 星期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