姚其祥是一位离休老干部,新中国成立后,他曾担任上海市铸字厂党支部书记,1964年支内远赴河南省,担任信阳市印刷厂车间党支部书记,1985年离休后返沪。他多年患有严重眼疾,2004年双眼完全失明。他一度烦闷难耐,情绪低落。小他3岁的老伴贾根妹对他关怀备至,百般抚慰,才使他渐渐适应了失明后的生活。
说起老伴贾根妹,姚老伯满心感激。他说,自己36岁那年去河南,在那里工作了21年,5个子女全是老伴一个人拉扯大的。1961年出生的小女儿,6个月时得了乙型脑炎,经抢救总算保住一命,却留下了严重的后遗症:智力低下,丧失语言能力,右手右脚残疾,行动困难,后经鉴定为一级智力残疾。此后的50多年里,全靠老伴侍候。让人没想到的是,这位操劳了一世的老太,在82岁那年,腰椎间盘突出的老毛病更加严重了,不久又突发脑梗塞,经治疗虽然控制住了病情,可生活不能自理。
姚老伯有一个儿子,住在同一个小区,就由他来给买菜、做午饭;另外的3个女儿住在别的村镇,虽然能时常过来看望,可这母女俩每日每时的吃喝拉撒怎么办?姚老伯说,我眼睛看不见了,可我两条腿能走动,两只手还能干点活。
老伴病倒后的4年时间里,姚老伯每天早晨4点钟起床,先搀扶老伴和女儿上卫生间,再服侍她俩上床躺下。然后,他摸索着走进厨房,先烧几壶开水,再把粥熬好。往电水壶里放自来水,他让水细细地流,时不时地摸摸水位;听到水烧开了,他把一只漏斗放在热水瓶瓶口上,缓缓地往里灌水。熬粥时,他随时掀一下锅盖,防止泛起的泡沫溢出锅外。到了老伴和女儿起床的时候,他要帮她俩穿好衣裤,搀扶着她们到卫生间洗漱,然后再慢慢挪动到餐桌边吃早饭。空闲时间,姚老伯摸索着收拾房间,摆放好各类物品,把地面擦干净。
贾根妹说:“四年了,我们家的老干部成了个老佣人。”姚老伯说,更要感谢镇里和华顺居委、环东中心村的同志们,经常来看望,帮家里解决了不少实际困难,儿女们也很有孝心,这才让我们的日子过得还是蛮舒心的。孙刚 顾梅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