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谋发展
坚持发展为重,持续优化营商环境,提升科学城集中度和显示度,为张江“活力四射”注入新动能,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
▲持续深入开展大调研,累计走访家庭11601户、企业84家,协调解决企业和群众关心关注的问题432个。
▲盘活农村闲置住房,建设管理规范、设施齐全的乡村人才公寓。
▲作为长三角政务服务“一网通办”第一批试点单位成功受理全市首单业务,累计受理政务服务事项112882项。
▲成立镇安商稳商工作推进组和企业服务中心,建立企业家俱乐部。
▲完成镇商会换届筹备工作。
▲提升“浦东山歌”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影响力,开展“进园区、进商区、进社区、进校区”群众性文体活动200余场,参与群众4万余人次。
▲26个小区和4个村分别获评2017-2018年度市区两级文明小区、文明村。
▲积极配合加快张江城市副中心首轮启动区建设,协助推进13项市、区重大工程项目建设。
▲南区配套生活基地17万平方米动迁安置房基本完成结构封顶,绿晓路(殷军路—陆家漕)等5条配套道路建设完工。
▲推进田园、江欣“城中村”改造攻坚清盘。
▲完成5.65公顷土地减量化验收任务,占新区下达任务110.78%;完成4.63公顷土地减量化立项任务,占新区下达任务60.13%。
关键词:惠民生
坚持民生优先,持续用力解决“老、小、旧、远”等问题,努力构建大民生格局,着力打造高品质生活。
▲持续做好助困、助医、助残、助学等工作,累计发放各类帮扶救助资金1336.44万元,受益群众17864人次。
▲打造环东村全市首个村级养老服务综合体,实现助餐、助浴等“家门口”一站式为老服务。
▲持续开展“福寿满堂”敬老大礼包“六送”活动,受益老年人26541人次,完成1.4万名60周岁及以上户籍老年人健康体检工作。
▲为314人次提供“家门口”就业服务培训,推荐就业上岗516人。
▲深化与云南大理州云龙县白石镇和关坪乡结对共建。
▲十大民生实事项目,1项已完成,4项已基本完成并将结合群众需求持续优化提升,其他5项均按节点稳步推进。
▲以社会事业“15分钟服务圈”为抓手,统筹优化公共服务设施布局,民生服务“最后一公里”逐步打通。
▲制定“15分钟服务圈”(2018-2020年)建设三年行动计划,明确通过三年时间完成23个缺配项目和6个提标项目。
关键词:补短板
坚持治理为基,强化绣花般的细心、耐心、巧心,切实提高精细化治理水平,着力绣出城市的品质品牌。
▲核实处置24条涉黑涉恶线索;
▲围绕“迎大庆护进博”专项行动,开展拉网式安全大检查,累计出动8088人次、检查单位5798家次,查出隐患287条、整改率100%。
▲完成8000户居民家庭电气火灾安全隐患入户检查,为32个村居231户家庭特殊人群安装居家安防“两件套”,为22个老旧小区更新1238套消防器具。
▲受理各类纠纷510件、调解成功率100%。
▲2018年度无违建创建先进街镇全市第二,今年以来拆除违法建筑4.4万平方米。
▲垃圾分类持续升温,前端因地制宜改造84座箱房、建设69个投放点和72个“两网融合”服务点,建立46支志愿者队伍,开展各类培训活动121场、覆盖1.58万人次;中端配足21辆标准运输车辆,确保收运规范、运能充足;末端引入市场化力量打造集科普、教育于一体的“园林式”垃圾处置点,生活垃圾全程分类体系基本建成。
▲推进“城市大脑”建设,受理“12345”市民服务热线、网格等工单37847件,及时处置率100%、实际解决率97.7%、市民满意率96.1%。
▲整治54套“群租”房、行政立案处罚49 起,完成55处违法违规经营点位整治。
▲顺利通过国家卫生镇复审验收。
▲充分挖掘人文景观等美丽元素因地制宜实施微改造,建成16个“家门口”服务点,9家区域单位与各村结对共建,打造“一户一景”“一村一画”的美丽乡村。
▲“一星”楼道验收3195个、完成率100%;“四小工程”建设稳步推进,点位完成率40%;“五清”点位整治856处,完成率80%;完善物业“以奖代补”考核方案,
▲深化落实“政府河长+民间河长”双河长制,68条劣V类水体治理工作稳步实施。
▲川杨河(申江路—张东路)南侧11.5万平方米绿带建成并开放。
关键词:转作风
坚持勤政廉政、善政优政,持之以恒抓好作风建设,集中精力抓工作、促落实,全神贯注谋发展、促提升。
▲积极落实“七五”普法工作,针对性开展法治专题讲座23场。
▲推进“阳光村务”工程,实现村务公开“即时、可视、互动”。
▲建立“线上督查室”,推动线上重点工作亮灯督办和线下督查室实地督查,推动城市精细化治理、河道治理等6项重点工作落实落细。
▲切实履行党风廉政“一岗双责”,督促政府公职人员更加勤勉尽责干事业、恪尽职守抓落实。
下半年·工作安排
总体思路: 紧紧抓住浦东改革开放再出发的新契机,紧紧围绕张江“活力四射”的主基调,聚焦深度融入服务张江科学城建设的主任务,积极践行民生优先的理念,持之以恒打造公共服务、社会治理、文化休闲三张亮丽名片,为全面建设文明、生态、人文、宜居张江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点亮服务金名片
坚持区域开发建设与生态人文内涵相结合,让张江科学城成为创新创业的策源地、活力四射的增长极和近悦远来的首选区。
▲定期与园区会商研究区域发展的大事难事,完善事权统一、责任清晰、各司其责的联动发展模式。
▲完成镇商会换届工作,年内发展50家以上会员,建立会员沟通交流平台。
▲用好重点企业服务专员机制,为企业提供全生命周期、全方位服务。
▲稳步扩大乡村人才公寓规模,力争年内新增8-10套公寓,逐步打造有温度有格调的“人才村”。
▲优化“受理中心—延伸点—服务站(中心)”“家门口”政务服务运行机制,推动重心下移、资源下沉,推进群众通过自助办理、远程帮办和代为办理等三种方式就近快速办理203项社区事务。
▲深化“一门服务”“一口受理”“一网通办”,争创“上海市‘5A级’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
▲着力构建全覆盖、多层次、差异化的文化阵地格局,打响“张江好声音”“城市健康跑”等品牌。
▲将文明创建与美丽家园、美丽乡村等建设结合起来,全力做好2018—2019年度上海市文明镇复评迎检工作。
▲加强长三角地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合作与交流,传承浦东山歌历史文化底蕴,培育新一批浦东山歌传承人。
关键词:构建民生保障网
坚持“财力有一分增长、民生就有一分改善”,切实将各项利民惠民政策措施落到实处,让民生往心里走、往深里走、往实里走。
▲新增8个农村养老睦邻互助点,优化为老服务设施运作机制。
▲完善就业保障和服务体系,新增484个就业岗位,创建全国首批“国家级劳动争议调解综合示范单位”。
▲完成虹御公寓等6个小区二次供水改造工程,基本完成春港丽园(一期)、古桐四村小区约10万平方米综合整新工程。
▲做到平价菜专柜建设全覆盖,完成杨镇菜场改造,启动益江和申城佳苑菜场综合体建设。
▲按时保质完成年初镇人代会确定的十项民生实事。
▲确保年内“15分钟服务圈”布局完成三年总任务量80%以上。
▲力争年底市民中心对外开放。
▲建立社会组织公益基地,孵化、培育、指导社会组织良性发展。
关键词:建设宜居新环境
坚持生产生活生态融合发展,突出提质增效、统筹推进、群众参与,打造可阅读、能漫步、有温度的高品质生活。
▲完成新丰村、长元村“提升型”创建和环东村“特色型”创建,环东村争创“上海市美丽乡村示范村”。
▲创建新区首个“上海市四好农村路示范镇”。
▲推进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筹建镇经济合作社联社。
▲以乡村人才公寓建设为抓手,实现村民收入有增加、房屋出租更规范的多方共赢。
▲着力将环东农业园区打造成具有张江特色的现代化都市绿色农业基地,展示张江农业“小而特”的示范效应。
▲做实住宅小区联席会议制度,指导居委会全面设立环境和物业管理委员会,指导业委会依法履职,充分发挥“三驾马车”协同作用。
▲以“洁、齐、美、管”为标准,确保“三星”楼道创建率30%、“五星”楼道创建率10%以上;持续开展“五清”和“四小工程”建设,实现美丽小区验收通过率100%。
▲建设8个美丽家园样板示范小区。
▲打造融合商业区、居民区、科创区、休闲区、教育区的科创活力“美丽街区”。
▲加强247处环境美化点位后续养护及日常管理工作。
▲因地制宜实施打造一批微景观、微改造、微更新,通过活力街巷、慢行网络、林荫街道、口袋公园赋予城市更多温度和情怀。
关键词:打造治理新标杆
坚持高标准引领,持之以恒、精耕细作,让城市服务管理在细微处见功夫、见质量、见情怀。
▲推进“智慧张江里”城市管理平台升级迭代,推动信息化技术在河道监测、防汛防台等重点模块的深度应用。
▲完成53个老旧小区智能安防“两件套”建设。
▲打造“问题发现及时、信息采集及时、指挥调度统一、处置快速有力”的管理新格局,确保满意率超过90%。
▲推进垃圾投放、运输、转运、处置等四个环节全程监控、闭环管理,90%以上居住区(含村)、单位实现垃圾分类实效达标。
▲深化立体式动态监管机制,完成新区下达全年6万平方米拆违任务。
▲加大轨交站点等重点区域非法营运和无序设摊巡查整治力度,持续优化“群租”治理机制,提高群众安居感。
▲以“国际安全社区”复评为抓手,完成孙桥地区消防前置点建设,实现火灾救援10分钟快速响应;完成3万户居民家庭电气火灾安全隐患入户检查。
▲聚焦重点领域、重点行业,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关键词:提升政府公信度
始终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建设依法行政、透明高效的“有限”责任政府和履职尽责、勤勉为民的“有为”服务政府。
▲坚持法定职责必须为、法无授权不可为,依法行使政府权力、履行政府职责。主动接受人大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高度重视群众监督和审计监督。
▲实行法律顾问参与重大事项决策制度,健全完善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等重大行政决策程序。
▲严格规范性文件审查,强化行政执法责任制,政务公开率达83%以上。
▲督促政府公职人员始终将“事业为上、实绩为重、能力为本”作为基本遵循,营造干事创业的良好氛围。
▲持续深入基层、沉到一线开展大调研,着力解决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问题。
▲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探索监察职能向基层延伸,打通监察监督“最后一公里”。
▲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全面完成行政事业单位内控制度建设,深化政府购买服务“进、用、管、评”机制。
▲严格财政资金使用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