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综合·社区
     
本版列表新闻
     
2020年02月15日 星期六 放大 缩小 默认   
疫情面前 张江人的家国情怀从不缺席
费周群 龚詝 金丽莉 张悦 高成竞
  编者按:“疫情就是命令!”当新冠病毒向我们袭来,张江人雷厉风行,用各种方式为抗击疫情做着奉献。无论是请缨奔赴前线的白衣战士,还是在家门口守村护院的志愿者,无论是免费为人们送口罩的经营户,还是慷慨解囊捐款捐物的爱心人士,大家的心凝聚在一起,大家的情融合在一处。这是同舟共济的守望,这是众志成城的力量。在疫情面前,我们每个人都是战士。我们不仅要收获感动,更要守土有责,责任重于泰山。让我们齐心协力,为最终战胜病魔而尽到每一个公民的责任。

  抗疫“最美逆行者”

  棕桐居民区居民黄凤(图左5)是曙光医院东院的一名医务工作者,在医院号召青年医务骨干到武汉第一线的时刻,她义无反顾地报名参加。接到集合电话时,黄凤正和家人一起吃年夜饭。她放下碗筷,急匆匆收拾行囊,和家人做了告别,让爱人马上送她到集合点。

  黄凤的爱人是张江镇总工会的工作人员奚计岗,在问及对妻子驰援武汉是否担心时,小奚表示:“当然担心,但她不仅是党员,又是护士长,还是医院青年骨干,这时候她不去谁去呀?我们家人也非常支持她,女儿觉得有这样的妈妈非常骄傲。”黄凤正在读初一的女儿,1月25日在朋友圈里发消息说:“我妈妈昨天晚上到了武汉,她和她的同事作为上海支援武汉的医疗队,在你们抢红包的时候到了机场,现在应该已经到了武汉,为我妈妈和她的同事加油!为武汉加油!”据了解,黄凤的父亲是棕桐居民区一名党员志愿者,经常协助社区开展工作,他说:“我、女儿、女婿,一家有三个党员,可以成立一个’支部’了,任何事我们都应该带头。”

  “凌晨接到医院任务,我作为国家紧急医疗队员到武汉工作,归期未定,已出发在路上,居委委员的工作暂时告假。”2月9日一早,汤臣豪庭居民区党总支书记收到居委委员印正发来的短消息。印正是华山医院护理部的护士。9日当天,她跟随上海救援队奔赴武汉照护重症患者。出发前,她放心不下居委委员的工作发了这条信息。从接到医院通知到出发去武汉,时间很短,印正来不及安排妥当匆匆踏上征程,6岁的儿子只能留给老公和父母照顾。印正也是居委的一名委员,平时她利用业余时间参与社区内的各类志愿服务活动,还利用自己的专业多方联系,在小区内免费开设养生课程。在她的建议努力下,居委会开设了每月一次测量血糖志愿服务项目。费周群

  大爱无疆显本色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牵动着千万人的心。前方,有医务人员的“无论生死”;后方,则有普通人的慷慨解囊。

  “为中国加油,为武汉加油!”张江镇古桐居民区第一党支部书记、张江新苑业委会副主任赵静燕以个人名义通过中国红十字基金会捐赠善款2000元。赵静燕希望通过自己微薄的力量,为抗击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战“疫”提供支持。

  “小金书记,这里是2000元,你帮我捐了,为抗击疫情做一点贡献。”2月3日上午,家住张江春港丽园小区的王雪瑾老人来到江春居委会,希望居委代为捐款。王奶奶已到耄耋之年,她激动地告诉居委工作人员:我每天看电视,看到许多人奋战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想尽自己的一份力,这2000元虽然不多,但是我们的一片心意。

  据了解,王雪瑾夫妇俩家庭经济并不宽裕,平时生活勤俭节约,可是一直热心公益。自2013年起,老夫妇每年捐赠2000元善款到张江镇慈善联合捐活动,还为山西希望小学捐款数次,并多次捐助困难大学生。

  有人捐款,也有人捐物。当接过曙光医院东院开出的受捐函时,吴长春的眼里噙满了泪水,激动地说:“期盼着前往一线的医护人员能早日凯旋而归,共同迎来这场战‘疫’的胜利!”

  吴长春是张江汇智湖畔小区的一位居民,在柬埔寨经营着一家国际工程物流公司。在上海过年时,他无意间从朋友圈看到消息,曙光医院医疗队奔赴武汉市金银潭医院提供援助。听说现在口罩、防护服是紧俏物资,他决定为这些“战士”提供帮助。吴长春立即搜罗了国内所有售卖防护物资的店家,但店家给到的回应都是“缺货”。吴长春转而尝试国外的渠道。他第一时间打电话到柬埔寨,但被告知口罩、防护服已经售空,他又试着联系了自己在新西兰、美国、澳大利亚等国的客户,等来的回复均是口罩早已一抢而空。正当他一筹莫展的时候,他的柬埔寨医生朋友告诉他,诊所的供应商可以从泰国买到防护服。吴长春二话不说,直接从泰国订购了300套防护服,并借助自己经营物流的便利,在2月1日将300套防护服成功运达曙光医院。

  “我深深热爱着养育我的这片热土,一带一路造福了我,这只是我为祖国做的微不足道的一件小事。”吴长春说道。 龚詝 金丽莉

  小小口罩暖人心

  起个大早,赶到家附近的药房排队等待8点开门,买上几个口罩。这样的场景这段时间在申城街头屡见不鲜。可是在张江镇,有人的口罩只送不卖,这是怎么回事呢?

  张江镇香楠菜市场,作为服务周边社区居民的主要菜市场,这个春节期间依然营业。和诸多春节不休息的摊主一样,经营着南北货铺子的老板陶正成也没有回老家。在琳琅满目的商品中,他的铺子有些特别:一块简单的硬板纸上写着“防止疫情扩散,口罩免费领取”,纸板旁边放置着厚厚一沓口罩。

  “这个口罩怎么卖?”不少人见到口罩的第一句话都是询问价格的。“不卖的,这是给人免费领取的,每个人可以免费领1只。”戴着口罩的陶正成每每总是这样回答。

  原来,经营南北货和调味品生意已近20年的陶正成因工作需要,一定要佩戴口罩,所以家里囤了不少口罩。这一次,看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来势汹汹,居民们都买不到口罩。他首先想到了家里的囤货,盘点一番后他发现,除了自己工作必须要用的,家中至少可以拿出500只左右的口罩。

  于是,他便分批带到菜市场内,每天免费赠送给进入菜市场的市民。这一暖心举动,赢得了菜场管理方与市民的交口称赞。张悦

  热心村民助力防疫

  2月2日,长元村护村队收到了村民谢洪建赠送的平安好医生额温测量仪。谢洪建是一位来自安徽的外来务工人员,在上海从事保安工作。本来今年春节,家里人打算一起回去过年的,但是看到新闻之后,他就劝阻家里人不要回去,安心待在上海,不要出去添乱。赠送测量仪这件事情,他和妻子说过之后,也得到了她的支持。“回家的时候,经过道口,看到村里这样做很好,送出这个测量仪也希望大家可以得到更好的保障。”谢洪建说,“希望大家都可以好好配合,让这个疫情早点结束。”张悦

  驰援武汉 爱心捐赠暖心田

  “我们捐助的61件防护服已经成功抵达武汉市第四医院(东院)了,这是签收单和捐赠照片。”近日,科苑路居民区家门口服务特色团队——“幸福小区”公益相亲团队微信群里传来了令人振奋的消息。

  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发生后,牵动着群友们的心。看到新闻里一波波医院医护物资短缺的消息传来,“幸福小区”公益相亲团队创办人汪洁马上在群内发起捐款倡议。没想到,群里的义工、相亲的单身男女立即作出了响应,纷纷献出自己的爱心,短短一天就筹得爱心善款4100元。

  经过群友们同意,汪洁又从团队成立三年来的每日捐款里拿出了2000元来补充善款。经与武汉当地募集群取得联系并核实情况后,6100元善款通过微信转到了武汉当地物资募集群,在当地物资募集群志愿者的帮助下,终于购买到了61件防护服,并送到了武汉第四医院东院医护人员手中。 金丽莉

  热心居民积极抗疫

  有人奋战在一线,也有人在后方做着力所能及的事情。汤臣豪庭居民区有一位名叫黄露露的80后青年党员,大年初三的时候,采购了大量的猪肉和白菜,在家做了200多个饺子,当天晚上10点多送给仁济医院的医生和护士。

  她说:“在网上看到那么多医护人员忙碌在一线,我也想做点事情。”除了送吃的,她还帮助过武汉的一家医院,当时这家医院的物资紧缺,在网上发布求助信息,她正巧知道有一家志愿者团队一直在做着支援武汉物资的事情,她就联系了双方,最后物资顺利送达该医院。

  在晨晖路社区,居民们每天都能看见一位老人身穿红马甲,头戴小红帽,戴好口罩,提着消毒喷壶,拿着毛巾,一幢楼接一幢楼喷洒消毒……

  这位老人叫逯兆轩。疫情发生后,逯兆轩看到社区工作人员夜以继日地忙碌,身为党员的他看在眼里急在心里,就主动向居委会请缨:“我是党员,有些工作可以让我来做,保证完成任务。”接到复式楼公共区域消毒任务后,逯兆轩一丝不苟地投入“战斗”。电梯、门把手、信报箱……每个部位消毒几次、哪里人多、风险高,逯兆轩心里都有“门清”。社区有22幢复式楼,消毒一遍要花两个多小时。每天上午、下午各一次,逯兆轩累得腰酸背痛,但从不叫苦叫累。得知有些住户疫情期间不方便外出,他还主动申请定期为他们送上蔬菜和生活必需品。

  逯兆轩没有豪言壮语,却用实际行动温暖周围人。 高成竞 张悦

     
放大 缩小 默认   
   第01版:一版要闻
   第02版:综合·社区
   第03版:生活·服务
   第04版:综合·社区
疫情面前 张江人的家国情怀从不缺席
今日张江综合·社区02疫情面前 张江人的家国情怀从不缺席 2020-02-15 2 2020年02月15日 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