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策一经推出,便引起了老百姓的广泛关注。近期,不少居民来到天平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以下简称“中心”)询问了解“全市通办”政策,中心工作人员热心接待、耐心解答、用心受理,提供更周到的服务。
“你好,听说‘全市通办’能让我就近办事,真有这回事吗?”3月2日一早,市民李大伯(化名)来到中心询问。“老伯,你好!只要你证件、材料齐全,现在绝大部分个人业务都能在全市各个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申办。”中心前台负责人小杨耐心地进行解释。经过沟通,小杨了解到李大伯和老伴都是人户分离,暂住永嘉新村,此前许多事都要回户籍地才能办理,一弄就是大半天。听说“全市通办”实施了,他赶紧到中心问个究竟。得知李大伯要办理的是互助帮困人员登记、缴费业务,小杨写下所需材料和服务咨询电话交给他,并叮嘱他集中受理期在每年10月到12月,具体日期可以关注相关部门和居委通知。李大伯连声道谢,称赞中心工作人员服务细致、态度亲和。
据中心负责人张琰介绍,“全市通办”事项的办理标准是完全统一的,但分“直接受理”和“收受分离”两种模式。例如,李大伯要办理的互助帮困人员登记、缴费业务就属于“直接受理”项目;而就业困难人员申请、申领《独生子女父母光荣证》、城乡居民最低生活保障申请等业务则属于“收受分离”事项。
“这两种受理方式属于内部工作流程上的差异,对居民来说不会感觉到有明显差别”,张琰表示,“其中,‘收受分离’因涉及到两个中心的信息流转,在办理时间上会稍有延长。但居民只要材料齐全,都能办妥。”
据悉,实施“全市通办”后,中心将实现365天为民服务不间断,居民在周末和国家法定节假日也能办理事务,而在工作日中午时段,中心也将提供服务。张琰表示:“这是全市各职能部门‘把麻烦留给自己,将方便送给居民群众’的一项具体举措,中心全体工作人员责无旁贷,一定会尽全力做好!”
为更好地响应“全市通办”新政,此前,中心组织各条线业务专管员、前台和窗口工作人员参与各项业务培训,并在内部开展互学交流。同时,中心响应市、区的统一部署,与虹口区四川北路街道社区事务受理服务中心对接,开展了数次“全市通办——收受分离”业务演练工作,进一步强化工作人员对新政的熟悉度和掌握度。3月1日新系统正式上线后,中心工作人员每日会对系统运行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梳理,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反馈,同时改进自身不足,确保“全市通办”工作顺利推进,更好地服务社区居民群众。
朱文懿 摄影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