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沪剧院一年一度的迎春沪剧大戏门票一经推出就马上售罄。为了让更多人有机会近距离感受传统艺术,弥补无法走进剧院观演的遗憾。每年公演前,作为“名家坊+”公益文化联盟成员单位的上海沪剧院都会为天平居民献上一场彩排开放日活动,让戏迷们与沪剧名家零距离互动,见证沪剧大戏诞生的全过程。活动当天,上海沪剧院院长、天平“名家坊”成员茅善玉领衔钱思剑、吉燕萍、朱俭等演员演绎了《家·瑞珏》中的诸多经典唱段,在气势磅礴的交响乐队伴奏下,结合“歌剧化”的演唱方式,让观众们大呼过瘾。“我是通过‘天平家园’微信平台抢票来的,去年我也来过,今年把儿子也带来了,演员们一丝不苟的敬业精神很值得我们学习!”戏迷郁女士兴致勃勃地说。除了沪剧老观众外,更多的年轻白领、青年学生、亲子家庭也通过“天平家园”的微信公众号踊跃报名,微信推出当天,两百多张门票就被秒杀过半。上海沪剧院院长茅善玉说:“别看演员在舞台上光鲜,背后却有着常人体会不到的艰辛。我们希望通过这样的活动,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排练的全过程,让更多的人了解沪剧、喜欢沪剧!”
类似这样的开放日活动在天平街道还有很多,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的剧本朗读分享会也同样深受居民欢迎。互动式的体验不仅让孩子们沉浸其中,也让导演和演员们找到了灵感。“我们很乐意走进社区,听听居民的反馈。”中福会儿童艺术剧院院长、天平“名家坊”成员蔡金萍说,“有了新的作品,我们都希望来这里试试水,看看观众的反应,这样的互动才最真实!”
市民开放日活动是“名家坊+”公益文化联盟的八大平台之一,联盟成立两年来,在上海京剧院、上海沪剧院、上海中国画院、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上海图书馆等联盟单位的持续推进下,“名家大讲堂”“市民开放日”“文化辅导员”“梧桐创空间”“原创儿童剧”“经典诵读季”“音乐好邻居”“志愿服务站”八大平台以点及面,落地生根,文化共建共治共享的崭新格局正逐步确立。
龚政 文 吴梅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