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门和门头:原先的大门是黑色铁皮门,门头为不锈钢亚克力透光板,不仅不美观,也与沿街风貌格格不入。经过改造,大门换成了栅栏式铁门,门头则以防腐木为材料,设计上更具中国风。大门和门头整体用酒红色为主色调,与小院整体设计风格相得益彰,也与沿街风貌更加吻合。
花园:花园是此次改造的重点。设计公司对花坛内的绿化进行了修剪和补种,更加错落有致,花坛旁设置了木质栅栏,美观大方。最大的亮点是增设了古铜色的拱形花架,使花园整体更显立体感。除了美观的作用外,花架还将安装“隐形”伸缩晾衣绳,满足居民日常晾衣需要,更兼具实用性。
宣传栏和墙面:原先的宣传栏及墙面因为日晒雨淋而老旧、破损。经过改造,墙面“披”上了一层淡黄色木质框架,造型别致且现代化。中间镂空两块地方放置宣传栏,深棕色的边框与墙面颜色形成了明显反差,但毫无违和感。壁灯和吊篮盆景的装饰也让宣传栏更显“高大上”。
解忧茶屋:此次改造中,最受居民欢迎的无疑是新开设的“解忧茶屋”。深红色地板、淡黄色木质框架,再配上透明有机玻璃顶,风格典雅而不失大方。屋内放置了一套藤编桌椅,座位可拉可收,方便且不占空间。墙上的相框展示居委会工作、志愿者风采以及社区微更新的点点滴滴。在这个“小屋”或喝茶、或聊天、或下棋,别有韵味。
此外,小院内的地砖也重新铺设,告别了坑坑洼洼,不再是“下雨天一踩水就溅一身”。居委活动室也将于近期启动改造,以期与小院风格更加匹配。硬件提升的同时是居民归属感的增强,院内居民是最直接的受益者,他们高兴地表示都不舍得离“家”出远门了。而其他小区的居民也喜欢到小院聚聚,会会老友,聊聊近况。这个“美美哒”小院,是每一个社区居民共同的“家”。
陆文韬 王臻俊 文 叶丽莎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