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敢于碰硬叫“吃硬”,被对方压倒叫“吃瘪”,被迫接受称作“吃进”,受损失称“吃区”,感觉任务艰巨称“吃重”,两头受气称“吃轧档”,受上司长辈训斥称之“吃排头”,对没有把握的称“吃勿准”,被花言巧语迷惑叫“吃花功”,讨人喜欢叫“吃得开”,看中人的外貌称“吃卖相”,挨揍被打叫“吃生活”,勿买账勿罢休,称之“勿是吃素的”,生活贫困称只好“吃西北风”,遇困难对付不了称“吃勿消”,坐牢称之“吃官司”,喜欢听奉承谓之“吃马屁”,男女恋爱表达深切情感,叫“我吃杀侬!”如此等等。
朱家角有几个特有的有关“吃”的闲话,曾在40、50后的“老角里”中广为流行,现90后的年轻人恐怕已知道不多,这里重新于以展示,倒也颇有几分趣味。
角里人碰到十分棘手难处的人和事,叫“吃酸”。比如坊间邻里纠纷,为一点小事一方常寻事生非,不依不饶,另一方又无力招架,只能叹苦经: 碰着迭个“户头”,我真“吃酸”“缠不过伊”,只能求助有关部门解决。用“吃酸”来形容当时有苦说不出的心态,可谓恰如其分。还有一个角里土话叫“吃价”,指“值铜钿”超厉害,形容一个人有本事,额角头上放扁担——头挑,令人钦佩。与此相反叫“脚肉”,顾名思义,脚上的肉肯定要比腿肉“推板”得多,为差劲蹩脚窝囊之意。譬如母亲在电视上看到有人在冰天雪地之际,跳入河中冬泳,就对儿子说,这么冷的天里,你看人家多少“吃价”,而你呢,在家里还得感冒,真“脚肉”!你要多锻炼,向人家学习!
“吃局”是既泛指零食小吃,有时也指吃饭用的小菜,和“饭局”有同工异曲之妙。如他家的“吃局”蛮好的,生活滋润,最近有了很大的改善。“吃杠具”则是指农村中一帮谈得拢的哥们姐儿自发聚在一起会餐,“杠具”者,具有各自扛起负担功能也,故或轮流做东,或各自“劈硬柴”,大家其乐融融,欢聚一堂,既饱了口福又笼络了感情。
关于非礼妇女为啥叫“吃豆腐”的出处来历,有这么一个传说: 据说旧时豆腐店多为夫妻老婆店,丈夫半夜起來磨豆腐,白天由妻子掌柜卖豆腐,豆腐店老板娘以豆腐为常食,自然生得细皮嫩肉,同时为招徠顾客未免有卖弄风情之举,引得周围男人以“吃豆腐”为名到豆腐店与老板娘寻开心,于是,吃醋的老婆们不滿意了,以“侬今朝又去吃豆腐了?”來训斥丈夫。以后,“吃豆腐”便成了男人轻薄女人的代名詞。
李克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