闲置荒地“华丽转身”
历史上,建新村的村级工业较为发达,村中心位置曾开设服装厂、冶金厂和金属制品厂等企业。2017年土地减量化后,工厂逐渐关闭和拆除。拆除后的原服装厂8.5亩土地一直没有得到有效利用,杂草既影响环境又容易孳生蚊虫,夜间周边缺少路灯,村民出行和散步也具有较大的安全隐患。很多村民都希望能尽快对这片场地进行整治,改善村域环境,增加村民公共活动场所。建新村党支部将这一问题列入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重点工作进行整改,第一时间协调相关部门,在镇农业服务中心的帮助下,将这片闲置土地的改造纳入今年的“美丽乡村”改造范围,确定方案后立即施工,种上了绿化,安装了路灯,铺设了彩色沥青的健身步道,设置了供村民休闲交流的廊架和座椅。原本杂草丛生的荒地经过改造“华丽转身”成为了漂亮的村民公园,村民散步、活动和交流有了好去处。
废旧仓库“变形记”
根据农村习俗,过去村民家有喜事都习惯在自己“家门口”办,后来图省事都到饭店举办。但近年来随着饭店喜宴价格高昂,普通村民不仅难以承受,而且也缺少了传统的热闹氛围。
因此又有很多村民提出在村里建一个综合服务场所,既能满足村民婚丧嫁娶办事需求,又能作为礼堂组织村民大会等集体活动。建新村党支部获悉这一情况后,立即组织在全村范围进行排摸选址,最终选定位于村中心位置的一处旧仓库进行改造。
由村党支部牵头,在镇规保办、减量办和农业服务中心的帮助下,与产权单位区供销合作社进行了多次协调。由于仓库年久失修最终共同确定对原有房屋进行拆除后,根据功能需求进行审批重建。在施工期间,村干部、社保队员、党员代表充当志愿者每天进行巡查,减少施工对村民日常生活和出行造成的影响。经过一个月紧张的施工,崭新的村民综合服务中心建成,粉墙黛瓦,明亮的门窗,宽敞的大厅,今后将为村民提供多元化和精准的服务。
解决村级治理难题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开展以来,建新村党支部坚持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村级治理机制,聚焦群众的烦心事、操心事,畅通问题和需求的反映渠道,力求在第一时间为村民排忧解难,用实际行动提高村民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依托网格化党建,村干部、党小组和村民代表在日常走访联系群众过程中收集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在每周一召开的党群联席会议上提出,党支部、村委会、村民代表共同研究解决。针对复杂和困难问题则邀请镇相关职能部门一同进行“会诊”,逐一提出解决方案。
建新村党支部的“党群联席会议”机制把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转化为“守初心、担使命”的实际行动,体现了“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的目标,让群众切实感受到主题教育带来的变化。
钱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