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热未尽献,老骥不偷闲
——记朱家角镇退休干部丁小木
在朱家角镇有一位退而不休、甘为社区做奉献的退休老干部,他不仅是“红色暖阳”志愿服务队的联络员,也是朱家角镇文明劝导队队长,垃圾分类宣传组组长,他始终牢记自己是一名共产党员,人民的勤务员,他就是朱家角镇退休干部丁小木同志。
近年来,朱家角镇创建文明城镇、国家卫生镇离不开广大市民的支持和志愿者的服务。于是在镇文明办的指导下,朱家角镇成立了一支由退休老干部、老教师组成的文明劝导队,丁小木主动请缨担任文明劝导队队长,无论刮风下雨,他总是带领着文明劝导队深入古镇。几年来,这支志愿者服务队共服务旅客、居民50000多人次,老丁个人共累计服务时长1378小时,古镇的文明程度得到了很大的提升,商贩的跨门营业等不文明现象也得到了制止。
今年是上海实施垃圾分类的开局年,老丁又积极担任垃圾分类宣传员,走街串巷进行宣传。仅仅是鼓动大家参与垃圾分类宣传还不够,他自发组织成立了“随手捡”队伍,多次入古镇、进社区开展“随手捡”活动,同时他还邀请全区各企事业单位、学校、村居的志愿者们一起加入他的随手捡志愿队伍中来,助力朱家角古镇“创全”、创建5A景区。
由于丁小木和他的团队工作突出,曾荣获朱家角镇“优秀志愿服务团队”称号,他本人也获得了“上海市优秀志愿者”“最美角里人”等荣誉称号,几年来陆续被聘用为青浦区全域旅游文明诚信社会监督员、上海市绿化市容行业文明创建社会监督员等十多个岗位。
离岗不离党
——记北大街居委会沈慎福
在北大街,有一位家喻户晓的“总支”书记——沈慎福,他是北大街居民区党总支的退休老书记,老书记退而不休,现在不光是北大街党总支委员、北大街商铺党支部书记,还是社区的一位“全天候”的志愿者、一位“全方面”的支持者。
北大街商铺作为展示古镇风土人情、文明礼仪的窗口一直是社区做好各项工作的重点区域。自去年“创全”以来,沈慎福同志放弃悠闲、规律的退休生活,全身心投入到这项工作中。他提出“商铺‘创全’工作的关键就是要充分提高广大经营户的知晓率、参与率和支持率”这个见解,带领商铺支部成员挨家挨户发放告知单,组织商铺业主对自家门面进行“洗头换脸”行动。小到整理门头电线,大到危旧房屋排查修缮,他都不遗余力,全程参与。
“创全”点位“溪苑公寓”一直是北大街居委会攻坚的地方,在一个多月的时间里对溪苑的车棚、楼道进行了全面、深入地整治。一位老年居民喜欢“楼梯藏木”——整个楼梯间里整整齐齐码满了劈好的木头,用于平时的生炉烧水。沈慎福通过在楼道中安放灭火器材的机会,从各方面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推心置腹地谈,几番劝解,居民松口答应自行处理,这一老大难问题在他的努力下终于得到了解决。
乡间公路的守卫者
——记庆丰村王金根
王金根同志是朱家角镇庆丰村的一位老党员,多年以来始终坚持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由于庆丰村位于淀山湖畔,地处二级水源地保护区,常年承担着水源涵养、生态保护的任务。为进一步改善生态环境,提升水源质量,按照区、镇两级工作部署,对村内的鱼塘开展了大规模填平工程,至10月上旬工程已顺利结束。施工期间,满载的工程车重量大、体积大,行驶时不停颠簸,驶过路面,尘土飞扬,在路面留下的尘土可能导致行人摔倒、电瓶车侧滑等安全事故。
想到这些,已经66岁的王金根同志顾不上自己刚手术出院的身体状况,时刻关心着朱天路的车况和路面情况。一方面,他劝导路过工程车的司机开车慢行。每当有工程车驶过,他总是跟司机打声招呼,体谅司机的艰辛工作,同时告知司机前方路况,嘱咐他们减速慢行、注意安全。另一方面,他时常拿着铲子和扫帚,除去路面尘土。朱天路是村子西边的一条主路,村民上下班、日常活动经常需要途经此路,路面不平整、泥土石块杂陈,村民一不小心就容易被绊倒、滑倒。王金根就一次次拿来铲子铲去路面的泥土、石块,又举着扫把把路面打扫干净,保障村民出行安全。
“有什么事,招呼一声”
——记东湖街居委会孙爱珠
孙爱珠,今年已经年过七旬,是东湖街居委会一名拥有44年党龄的老党员,她始终不忘自己的入党誓词,为社区忙忙碌碌,在社区的各项活动中,都有她的身影在。性格爽朗的她每天笑呵呵,只要社区有“召唤”,从未有过打“回票”,总会践行承诺,把自己的退休时间完全奉献给了东湖街社区,成为了社区工作的坚强后盾。
参加志愿活动已经成为了孙阿姨的下意识,“有什么事,招呼一声,我还有劲,干得动!”这是孙阿姨的一贯态度,也是她的个人魅力所在。去年“创全”以来,从上门宣传、志愿者值守到卫生环境整治,社区每次开展“创全”中的活动,孙阿姨都会全程参与,奔赴在工作的第一线,不辞辛苦。
整治活动中难免有居民不支持、不理解,孙阿姨边参与整治边耐心向居民宣传市民公约,同时用行动告诉居民我们正在创建全国文明城区,使得居民从不支持、不理解变为支持和理解,从而提升整体的文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