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沪人员全面排查工作方案、企业复工来沪人员排查工作方案、集中观察点看护工作方案……镇防控办的办公室里,键盘声、电话声响成一片,短时间内,十余张工作方案及子方案迅速制定完成并下发至各基层单位。寂静的冬夜里,万家灯火,镇防控办的几间办公室也是灯火通明,虽是临时成立的部门,但大家相互鼓劲加油,燃起了十二分的工作热情。
“疫情面前,一个数字就是一个家庭,一定要为他们负责。”负责报表的小杨表示,要从各种表格中筛选汇总出最精确的数据,工作量尤其繁重。有时,为了一个数据的差异,他们常常工作到晚上十一、二点。一线人员完成排查后因为身边没有电脑无法上报日报表,产生了信息滞后等现象,工作人员小严便利用手机微信制作了来沪人员信息排摸小程序,提高了信息收集采集效率。每天最忙的时候,几乎每半小时就有一个报表上报。工作虽然琐碎,但丝毫不能马虎。
然而,不停电话联系,反复核对数据,只是防控办工作内容的一部分。“好好好,我马上联系镇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家庭医生过来看看……”“口罩数量不多,我们正在想办法解决……”下午两点,防控办刘峰办公桌上的电话几乎没有停过。“我们不辛苦,基层工作人员更辛苦。”小刘感叹,“好在各个部门都在想办法,也有很多爱心企业和热心市民主动捐口罩,送测温仪,让人感动。所以,更要把有限物资实现合理分配。”小刘的妻子是居委会干部,夫妻俩整个春节都不着家,10岁女儿只能一个人留在家里。
同样,编写简报的小周表示,这几天回去,孩子都已经睡了,出门的时候孩子还没醒。有一天回家,闺女竟然没有睡,还给他准备了一杯热巧克力,并嗲声嗲气地说“爸爸,辛苦啦!”平时大大咧咧的大男人,鼻尖竟也泛起了酸。孩子最粘妈妈,小王8岁的儿子只能通过电话视频见到妈妈。好不容易见到一次,还闹起了性子,扭头撅嘴说“不要妈妈了!”嘴上这么说,眼睛却又不自觉地偷偷看向妈妈。在疫情面前,他们是坚强的战士。但在家人面前,他们都是孩子、是爱人、是父母。春节期间,和家人们吃一顿团圆饭也成了“奢侈品”。
疫情防控、综合协调、信息处理、后勤保障……每一项工作、每一个环节都尤其重要。副镇长季靓总是不时地在微信工作群里布置最新工作提示,还与防控办常务副主任王志强一起,每天奔走在各个村居道口、集中观察点、居家观察点,从早忙到半夜……原本健康的身体,这几天居然也量出了高血压。从大年三十开始,防控办全体工作人员披星戴月连轴转,每天十几个小时高强度工作。
防控办工作人员虽没在一线,但心中不敢有丝毫懈怠,只因时刻将自己的使命扛在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