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早间点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广 告
 第A23版:投资理财
 第A24版:股市分析
 第B01版:双城记
 第B02版:双城记
 第B03版:双城记
 第B04版:双城记
 第B05版:双城记
 第B06版:双城记
 第B07版:双城记
 第B08版:双城记
 第B09版:双城记
 第B10版:双城记
 第B11版:双城记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连载
 第B16版:阅 读
 第B17版:香港购物
 第B18版:香港旅游
 第B19版:香港休闲
 第B20版:香港与我
 第B21版:好吃周刊
 第B22版:美食物语
 第B23版:上海味道
 第B24版:吃遍中国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香港力量之开发
 第B27版:香港力量之置业
 第B28版:广告
 第B30版:广告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广告
第B10版:双城记
数字报纸
全球日报50强
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理事单位
新民晚报旗下媒体: 新民网 | 新民周刊 | 新民晚报社区版
下一篇  
2007年6月28日 星期
作为内地第一批金融专才中的一员被引进香港,服务于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他很快便融入香港这个国际大都市——
娄刚:活力香港 有容乃大

秦武平
  ■ 工作之余,娄刚小两口偶尔会去香港海滩游玩 柳芳 摄

  1997年7月,娄刚从上海财经大学毕业,正是香港回归的日子。当时,他并没有想到去香港工作,而是进了国际知名的资产管理公司邓普顿基金的上海代表处,成了一个英文名叫杰瑞的白领。

  没想到,2001年夏天,香港特区政府推出了内地专才引进计划,专门从祖国内地引进从事金融和高科技行业的专业人才前往香港就业。娄刚作为内地第一批金融专才被引进,服务于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现任摩根士丹利执行董事兼中国策略师。

  初到香港,娄刚还抱着试试看的态度,并没有做长期居留的打算。然而,香港这个充满活力的都市很快接纳了他,也吸引了他。不久,他的妻子也从上海来到香港,女儿也在香港出生。这一家子,成了新香港人。说起在香港生活的感觉,娄刚认为香港很有活力,且具有包容性。

  香港人很爱国

  在香港,娄刚有一个强烈的感受,就是香港同胞在回归祖国以后所迸发出的强烈爱国热情。他说,身边的大事小事都在不断提醒着他这里是自己的祖国。

  “神舟六号”上天后,香港人的激动和自豪可以说绝不亚于内地民众。宇航员到香港后受到的欢迎和崇拜程度可以和超级明星媲美。而让他印象最深的,是在电视上看到,当香港本地的两个研究太空车应用技术的学者被问到打算把自己的技术卖多少钱时,他们说:现在还不知道,但如果祖国的登月计划有需要,可以随时免费奉送。北京奥运倒计时,香港简直比内地还要热闹。从官员到百姓,从艺人到学者,各种民间自发的活动可以说此起彼伏,忙得不亦乐乎。

  普通话听到耳熟

  一开始,娄刚到香港时,觉得自己不会听讲粤语可能是一大障碍。没想到,香港人学讲普通话的速度超过他学听广东话的速度。不经意之间,不仅周围的香港人普通话日益标准,连商店售货员、街边摊贩都开讲普通话。随着香港向内地居民开放个人游,越来越多的内地居民赴港旅游及消费,这使香港又迎来一个学讲普通话的高峰期。

  身为新香港人,娄刚的不少亲友、同事到香港来,他免不了要当一回“兼职导游”。他发觉,行走在香港街头,不仅普通话开始听到耳熟,连人民币也开始“强势”起来。以前,香港街头人民币兑换点的生意十分红火,有时内地游客兑换时要排长队,如今这类生意已大不如前,兑换人民币的客人数量不但减少,兑换金额也大幅缩水。因为,银联卡和人民币直接使用的冲击让它们的生存空间越来越小。回归10年,人民币在香港从“禁止通行”到“硬通香江”。

  香港服务意识强

  “从我女儿出生开始,香港医院就指导我如何为孩子报户口,要准备哪些材料等。等我到有关部门办理报户口手续时,发现申报过程十分简便通畅,几分钟就完成了。从医家到商家,从政府机关到办事人员,香港整体的服务意识都很强,这方面值得内地多学习。”这是娄刚在香港觉得最舒服的地方,到处都有身为纳税人的自豪感,没有颐指气使的“衙门”,到处是为民办事的公仆——这也正是香港的竞争力之一。

  香港豪华轿车多、摩天高楼多,但因交通拥堵、房价昂贵,很多人并没有选择当有车族,租房者也比较多。娄刚上班主要乘出租车,他发现那些香港“的哥”文化程度较高,服务很到位。至于香港的大街,总是被清扫得干干净净,谁会舍得去破坏这样的环境?

  内地专才受器重

  香港的金融业十分发达,有很多先进的经验,但香港金融业也是引进内地专才最多的领域。娄刚所在的研究部门就有四五位从内地来的年轻人,比他晚来香港几年,大家平时聚在一起也挺热闹。

  之所以香港要大量从内地引进专才,主要是由于香港、内地的金融人才有互补性,许多香港同事从小接触的大多为西方式教育,掌握先进的分析手段属“技术流”;而内地来的金融专才熟悉内地文化和市场情况,更容易和内地客户和公司打交道。而今,得中国者得天下,内地市场已成全球金融机构逐鹿之处,在香港的金融企业更加需要熟悉内地市场的专才。

  在摩根士丹利亚洲有限公司,有本土香港人、内地专才,还有美国人、澳大利亚人、英国人等,整个公司就像一个联合国。每个城市都有自己的特性,娄刚觉得香港的特性就是自由而充满活力。在这里,人人为实现自己的梦而努力,也为整个城市繁荣心甘情愿做出自己的贡献。香港的魅力,或许正在于此。  本报记者 秦武平      


下一篇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