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早间点击
 第A10版:中国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体育新闻
 第A13版:体育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法治视窗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广 告
 第A23版:投资理财
 第A24版:股市分析
 第B01版:双城记
 第B02版:双城记
 第B03版:双城记
 第B04版:双城记
 第B05版:双城记
 第B06版:双城记
 第B07版:双城记
 第B08版:双城记
 第B09版:双城记
 第B10版:双城记
 第B11版:双城记
 第B12版:广告
 第B13版:夜光杯
 第B14版:夜光杯
 第B15版:连载
 第B16版:阅 读
 第B17版:香港购物
 第B18版:香港旅游
 第B19版:香港休闲
 第B20版:香港与我
 第B21版:好吃周刊
 第B22版:美食物语
 第B23版:上海味道
 第B24版:吃遍中国
 第B25版:上海地产
 第B26版:香港力量之开发
 第B27版:香港力量之置业
 第B28版:广告
 第B30版:广告
 第B31版:广告
 第B32版:广告
第B11版:双城记
数字报纸
全球日报50强
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理事单位
新民晚报旗下媒体: 新民网 | 新民周刊 | 新民晚报社区版
下一篇  
2007年6月28日 星期

内地招生热给香港高校带来了什么
学生们拥有了更多交流与相互学习的机会
张炯强
  ■ 香港的高校增加内地招生名额,吸引了更多内地学子报考   图TP

  自2001年教育部批准香港的大学在内地招收本科生以来,共有12所香港高校在内地25个省市招生,其中大部分学校要求内地考生高考分数达到一本线以上,录取的内地学生中,“高考状元”占了很大比例。今年,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等多所香港名校,均加大了内地招生的力度,招生名额一般达到250至300人。内地招生热到底给香港高校带来了什么?

  香港大学中国事务总监黄依倩女士介绍,根据特区政府的规定,香港目前各高校非本地学生名额可占学生总数的10%。现在,香港各高校都将这些名额中的绝大多数留给了内地生,如港大270个非本地生名额中,内地生就占了250个。黄依倩说:“但我们还是认为这个限额太保守,多所大学都表示希望将上限提高到20%。香港大学的目标是,几年后,内地生的比例从现在的8%上升至20%。”前天,北京市今年高考的理科状元已经被香港大学录取,并获得了学校提供的16万港币的奖学金。这是香港高校今年在内地正式录取的第一名新生,也是本年度香港高校发出的第一笔“天价”奖学金。

  有人认为,香港高校在和内地名校抢生源。黄依倩却认为,“我们的办学理念是开放性、交流性,希望香港本地学生与外界有更多的交流。所有的香港高校都有一个共识,把这种交流的机会更多地给予内地年轻人很重要,因为我们在同一个国家,却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交流的结果如何?黄依倩说,内地优秀学生的到来,触动了很多香港本地学生,最重要的是,通过日常的交流,香港学生的民族认同感进一步加深了。

  在香港中文大学,内地学生和香港学生被安排同住一间宿舍。两地学生的差异明显,内地学生勤奋苦学,加班加点,香港学生则上课积极提问。后来,内地学生的勤奋影响了香港学生,香港学生到教室夜自习的多了,而香港学生独立思考的方式也影响了内地学生,内地学生上课提问也多了起来。香港中文大学内地招生负责人陈敬航认为:“这就是交流带来的提升,也是学校扩大内地招生的真正目的。”

  记者了解到,在港求学的内地学生毕业后多数留港工作,任职单位包括汇丰银行、IBM等跨国公司;或者到海外名校攻读硕士,如斯坦福大学、南加州大学等,他们的优异表现正在提高香港高校的地位。

  本报记者 张炯强  讨论 07062831101


下一篇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