岳小龙是个来沪5年的香港人,他同时也是上海中原物业顾问有限公司黄浦区区域总监,有着十三年的房产工作经验。香港回归的十年里,岳小龙前5年还在香港做地产,后5年便来到了上海卖楼。“工作、投资和度假是港人内地购房的三大主要因素,香港人十年在沪置业可以分为四个阶段,1997-2002年之前购买外销房投资获利丰厚;2002年多为自住;2003年-2005年短线投资居多;宏观调控之后又开始自住以及长线投资。”
在岳小龙的讲述中,笔者得知:1997年香港金融风暴令香港房价最高跌幅达到70%,不少投资者在金融风暴中并没有受到严重的损失,却失去了投资方向。之后盛行的内地赴港的外销房令这些有条件的香港人眼前一亮。
2002年是上海二手房市场发展关键的一年,由于2001年中国加入WTO的利好消息,以及2002年银行可以办理二手房贷款业务,来沪工作、寻根的香港人直接选择置业上海,他们中70%都是为了自住。
直到2003年以后,许多香港业主被中介告知,自己所住的房子半年上涨30%是件很轻松的事情,部分楼盘甚至已经是半年前的2-3倍后,已有物业的香港人中,60%以上的业主坐不住了,心态发生变化,纷纷开始短线投资,购买物业。
不过随着一系列宏观调控“组合拳”的出台,向来对政策敏感的香港人逐渐退出短线投资市场,而依旧看好上海的发展前景。随着连续几年来上海房地产市场的供需两旺,海内外投资客已积聚了一定的购房信心,一旦物色到合适的物业,其购买能力便得到稳步的释放,此时,一些营造高品质的项目不失时机的推出,正吻合了这些长线投资买家的心理。(房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