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是不是巧合,一部名为《香港姊妹》的回归剧正在热播,而与此同时我们秀场也迎来了这样一对姐妹主人公。小时候,她们喜欢给Barbie制作衣服和小饰物,喜欢彼此相互打扮,将女生的天性表现得淋漓尽致。长大后的她们,抱着打扮所有女孩子的梦想,从设计女包起家,发挥她们最聪慧的才华和想象,一点点走到时装的殿堂。她们就是设计师张葆龄和她的妹妹张凯龄。
闪亮之夜
初夏的上海,人们谈论最多的莫过于滚滚热浪,同样也是在这样的某天,Che Che New York 07秋冬时装秀平静上演了。简单的剪裁造型看似漫不经心,细节处的用心却一目了然,闪闪的珠片、漂亮的水晶,不是人们印象中的熟女形象,而是追求简单快乐,充满梦想的浪漫女生。“闪亮之夜”的主题固然名副其实,同时也让人感受到了设计师本人天真烂漫的设计才华。令人意外的是,这个打着纽约招牌的时装却是名副其实的“国货”,设计师正是香港女设计师张葆龄——Eliza。“我们从小就喜欢一起看星星,觉得很漂亮,这次设计的灵感就来自夜晚的星空。”Eliza口中的“我们”不是别人,而是大姐Marilyn和小妹Helen,设计于她并非一个人的梦想,而是姐妹三人共同的事业。虽然这次上海之行大姐因为身体不适而未能同来,可我们还是见到了三人中的两人身为总设计师的二姐张葆龄和小妹张凯龄。当天Eliza穿了件黑色的连衣裙,端庄得体;Helen则是一身很女生的白色蕾丝裙,俏皮可爱,从中不难看出两人的性格差别。果不其然,国语略好些的妹妹Helen说:“姐姐比较成熟有型,我就比较梦幻,喜欢比较浪漫的感觉。”而这样的两姐妹,早在10年前就有了一起开店做设计的念头。
姐妹小店
曾经拿过时装设计金奖的Eliza是科班出身,在和妹妹开店前就已经在从事婚纱、时装的设计工作。而Helen那时则是一名培训导师,两人不约而同地厌倦了现有的工作方式。于是,一天两人聚到一块,思索着:“我们做什么会比较好玩呢?”Helen说:“我们当时总是买了漂亮的衣服后,却配不到很好的包包,那我们就想,如果我们有这样的问题,应该别的女生也会有吧。”于是,开家小店的念头在她们心中油然而生。而对Eliza来说,想设计包包还有另外一个特别的原因,“我很喜欢手工制作的东西,时装的话可能性比较低,所以我想从设计包包开始。”相同的是,姐妹二人都对闪亮的珠片有着特殊的感情,Helen回忆说:“妈妈年轻时很喜欢穿旗袍,其实那时的香港,穿旗袍的人很少,但妈妈就喜欢,还有高跟鞋,上面都有很漂亮的珠片。”在Eliza的印象中,小时候经常看到妈妈穿着闪闪发亮的中式裙子,让她对珠片特别钟爱。当时,大姐Marilyn在纽约开了家古董店,她们就把一些做好的手袋拿去寄卖,没想到真的赢得了许多客人的喜欢,甚至很多人登门拜访,希望代理她们的包包。就这样,先是美国,之后是日本和东南亚,越来越多的地方可以看到她们的设计。许多人可能不知道,在香港和内地还是新人,可她们设计的女包早已是纽约T台的宠儿。
进军时装
在20多年前,全家人已经随父母一起移民到了美国,可是她们坦言对于中国文化的热爱却从未褪色过,而这点无论是从她们的设计还是生活方式中都不难看出。为了找到最纯粹的中国元素,运用到自己的设计中,她们多次来内地,既有上海、北京这样的大城市,也有云南这样民俗丰富的地方。“每次来上海感觉都很不同,有很多变化,中国的发展真的很快。”Helen说,“像我们去云南就是因为那边有许多少数民族,他们的穿着打扮都很特别,色彩也很丰富,我们就是专门为了那边的衣服才跑去玩的。”虽然现在三个人都住在不同的地方,可是她们还是每天都会约好一起吃晚饭,享受和家人一起的好时光,这已经成了一家人多年来不成文的规定。而趁着大姐不在的机会,二人也不忘大大爆料。调皮的Helen说:“其实我们小时候都有点怕大姐,因为她总是像妈妈一样管着我们,看着我们做功课,所以我们都不喜欢跟她玩。”她甚至用“十几岁的人已经像四十岁”来评价大姐当时的成熟打扮。反倒是现在三人的感情更为亲密了,而让Eliza颇为自豪的则是:“在我们的打造下,大姐现在也越来越年轻了。”在三人的细心经营下,她们的设计得到了更多人的认可,同时也让她们从女包向时装的全面过渡有了不小的信心。“闪亮之夜”正是她们在经过了春夏的初步尝试后,第一次全面出击时装界的开端之作。
后 记》》》
她们不是回归剧中的两姐妹,没有跌宕的剧情来烘托,然而她们却是现实中的香港姊妹,“将中国优良传统中漂亮的东西,和西方的剪裁配合起来”是她们最想做到的时装效果,如此的真实生活远比电视剧剧情精彩许多。如今,她们带着自己最新的女装设计来到上海,在香港回归十周年之际,她们作品的回归才刚刚开始…… ◆ 小雪 文 ◆ 素素 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