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区的这个“小”字总会带给你一个潜印象,既是“小”,总归是“自家”的了,有个词儿叫“主人翁”,这个“小”的意思就是想找到些“主人翁”来占有它、支配它、使用它。
小区所寄予的理想,并不是小区的住户的理想,小区里的住户在小区里最找不到的就是理想。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任何一个小区,只要您住了进去,剩下的就是现实、现实和现实。
有人说,我现在住的面积小,小区没有什么绿化,停车也成问题,我的理想是住的面积大一点,绿化多一点,容积率低一点,车位最好每家都有两个。这个不叫理想,这个叫改善自己的居住条件。
为什么这不叫理想呢?回答这个问题前先问一句:请问您的物业管理费每个月交多少?如果您一年的物业管理费总和还不及人家一个月的物业管理费水平,您当然在您的小区里找不到您在人家小区里的感受的。
小区里的个人感受其实都是可以用钱来搞定的。开发商早就替您想好了,这类小区基本会住哪些人,那类小区基本会住哪些人,只要您买得起,那恭喜您,您就属于这个小区的“阶级”了。小区是再现实不过的存在:明明是公共区域,总有人会在门外弄个鞋柜什么的,积极地拓展自家的空间;明明有放自行车的地方,总有人会天天把自行车从电梯里搬上搬下、搬进搬出,估计星期一到五是上下班,星期六到日是买菜;明明是车位不够,总有后买了车的人跟先买车的争车位,如此互不相让。等等等等。
那么,如果真的把小区赋予一定意义的理想,那“理想”的小区该是什么呢?一个是小区里面不能养狗,人畜同住,总归是文明退化了那么一点点吧?尽管我也支持动物是人类的朋友的观点;另一个是小区里面不能住老外,他们身上那些穿越香水所透出来的味道,太不东方了,况且,他们深更半夜在小区里面的锻炼方式,多少有点到中国来找优越感的嫌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