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hone的出现,为通讯及数码厂商敲响了警钟。循规蹈矩、墨守陈规、不深入了解消费者的需求,不积极进行创新,最终都会被市场所淘汰。实际上,手机还有不少消费者非常需要的功能未被手机厂商所重视。比如更人性化的人机交互功能、声控功能、防盗功能、数据备份功能,安全加密功能等等,都有很大的挖掘空间。
除了手机,数码相机目前也处于“创新瓶颈”的尴尬境地。去年数码相机行业的发展动力是像素的升级。今天你推出600万像素的相机,明天我就拿出800万像素的,后天他就有1000万像素的相机可以出来叫板。但对于普通的家庭用户,数码相机有600万像素足矣,再高就没太大意义了。所以进入2007年,数码相机的发展脚步开始放缓,价格战就成了新的卖点。但打完价格战,是不是就黔驴技穷了?手机摄像头的主流配置目前已经逐步进入300万像素的时代。500万像素的机型也陆续推出了,等到配备800万、1000万像素摄像头的手机普及开来,家用数码相机的出路何在?无线技术大行其道的今天,为什么就不能让数码相机把拍好的照片,通过无线网络,实时传送到网站上、博客里、网上相册或是好友的邮箱里?看来相机厂商得赶紧拍拍脑袋想办法了。
在电脑领域,厂商更多地把创新放在产品的升级换代,以及生产工艺和外观上,本身的功能并无太多创新。10年前电脑的操作方式,电脑的外观和标准设备,10年后还是一样。只不过配置更高,速度更快而已,对于用户来说,入门的门槛依然不低。为什么电脑就不能有几种使用模式,让用户可以更快地进入相应的模式满足不同时间的不同需求?如听歌看电影模式、上网模式、玩游戏模式等等。我们现在使用电脑,不管是用来做什么事情,都只能等电脑按部就班地开机、自检、启动系统,然后再运行相应的软件去做自己想要的事情。现在的电脑设计理念就是想做到大而全,什么事情都能做,所以不得不在启动的时候加载太多软件,导致系统的稳定性、兼容性和安全性的隐患不断增多,从而给用户带来无穷无尽的烦恼。
作为一名普通的消费者,我们很欣慰,能有iPhone来带动整个手机行业的革新,推动行业的发展。但在其他领域呢?我们还要使用这些“一成不变”的产品多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