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上海边界行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地产人物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专版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6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7版:新民环球·健康
 第A38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9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40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周刊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7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8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9版:时尚·钱题纪实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3版:e生活·数码
 第B24版:e生活·资讯
第A02版:要闻
数字报纸
全球日报50强
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理事单位
新民晚报旗下媒体: 新民网 | 新民周刊 | 新民晚报社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2007年6月29日 星期
【今日论语】
“拾荒”“收废”与循环经济

陶友之

  报载,某品牌手机的客服中心内,放着一只废旧手机回收箱,尽管位置很显眼,但很少有人注意到它的存在。服务人员对记者说:一年下来也难得回收到一部废旧手机。于是笔者想到,如把这些回收工作交给“拾荒者”和“收废者”来做,会怎样呢?

  在大中城市,可以看到两种人:一种人手提拾荒夹,背负大麻袋,穿街走巷,对垃圾箱“翻箱倒柜”,拣取废纸、废旧橡胶和各种塑料制品等。这种人全国有多少,无从查考,但肯定不是一个小数字。另一种人推一辆破旧自行车,手持电喇叭,高喊旧的彩电、冰箱、洗衣机有否,或是坐在小区、弄堂口,竖上一块牌子,守株待兔等人送上废旧物资来。这种人被称为“收废者”,全国有多少,也无统计。其实,某种意义上,他们在为实施循环经济出力!

  何谓循环经济?有两点共识:一是从源头上管住,减少三废产生;二是从结果上管好,对废物再利用,变废为宝。前一任务的责任,主要在生产企业;后一任务的责任,在普通民众,人人都有责任为治理三废出力。而从实际情况来看,由于国民环保意识淡薄,许多人做得并不好,叫“糟蹋有余、治理不足”。相比之下,谁干得好些呢?倒是“拾荒者”和“收废者”。

  “拾荒”“收废”与实施循环经济不仅有关系,而且有大关系。据统计,上海全市每年约产生10万吨以上电子垃圾,如果没这批“拾荒者”和“收废者”的“拾”与“收”,上海环境将会出现何种情况,可想而知。上海每年产生的130万吨废纸中,有81%是由这类人员回收完成的;上海用4万吨铅所制造的各类产品,报废后,其中有80%的废铅是通过他们之手,流向邻近地区再次炼制。这相当于再造了一座储藏颇丰的铅矿。以上几例,已足可见“拾荒者”和“收废者”,是一支具有特殊功能的重要力量。所谓“特殊”,就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事,他们能做到。我们不应当歧视他们,而应当把他们组织起来,发挥他们更大的作用。征集 07062910202


上一篇  下一篇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