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上午,本报上海边界行报道小组沿着金山湾来到了杭州湾,继续看海,写海边的人和事。视野中沪浙一家。
如果说,海湾旅游区是奉贤的一块宝地,那么,滩浒岛就是一颗明珠。它质朴无华,在到处的喧嚷中,显得难能可贵。滩浒岛距大陆岸线12海里,总面积0.64平方公里,还是一片正在规划中的处女地,由上海奉贤和浙江嵊泗两地政府联手合作、共同开发。听说滩浒岛上的居民如今迁居到了海湾旅游区内,我们冒着酷暑顶着烈日,像走亲戚一样去看看嵊泗过来的渔民的生活状况。
离别家园住进公房
移民村自有特色:三幢还算新的公房整齐矗立,周围的附属建筑上到处都挂着晒着渔网。离开岛搬上岸,住进新公房,生活条件改善了,但是离开世代捕鱼的海域,毕竟有些不便,特别是6月22日开始休渔两个月,到了奉贤仍以渔业为生的移民有些不习惯。另外金汇港是繁忙的黄金水道,张网捕鱼有时被船碰着了,渔民当然不高兴。
打鱼相约滩浒水域
我们同一位壮实的青年渔民聊起家常,他一边打理着网一边不时抬头回答。住在新公房里,打鱼依然到滩浒岛水域,那里的作业环境他们熟悉,并且生态环境相对也好一点。岛上还有一些老人住着,亲戚聚会,他们会相约回到岛上。移居奉贤后,他去过城中心的南桥,但还没去过上海市区,孩子的户口解决了,不过自己的户口没着落。搬来奉贤的好处是明摆着的,但也有些事一时未能如愿,记者安慰他慢慢来。
民风淳朴夜不闭户
这里有一个办事处,负责协调100多户移民和当地的关系。我们一口气走到顶楼,一男一女中年人,不知我们所来何意,初始有点拘谨,接着也就敞开了说。住进新房生活品质提高了,但支出也随之增加,比如水电煤的费用,以前在岛上,花销少甚至可以没有花费。还有,因为这里离旅游区远一点靠海近一点,晚上没有路灯,希望这里尽快亮起来。稍后,我们和海湾旅游区的同志聊天,他们对滩浒岛和岛上的居民赞誉有加,民风淳朴的滩浒岛上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岛上“三不锁”:“不锁大门、不锁房门、不锁抽屉。”
上海本来就是一个移民城市,滩浒岛上的渔民和居民是新近迁来上海的小小一支。他们融入上海奉贤,腾出家园开发旅游,让都市人享受自然。他们的付出,将会得到回报。详细07062910601
记者 朱全弟 金志刚 通讯员 徐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