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上海边界行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地产人物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专版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人物
 第A36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7版:新民环球·健康
 第A38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9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40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情感
 第B04版:家庭·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时尚周刊
 第B10版:时尚·俊男靓女
 第B11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2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秀场故事
 第B15版:广告
 第B16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7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8版:时尚·心情主张
 第B19版:时尚·钱题纪实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e生活
 第B22版:e生活·掌上天地
 第B23版:e生活·数码
 第B24版:e生活·资讯
第A06版:上海边界行
数字报纸
全球日报50强
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理事单位
新民晚报旗下媒体: 新民网 | 新民周刊 | 新民晚报社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2007年6月29日 星期

滩浒岛渔民腾出一片自然家园
——上海奉贤和浙江嵊泗联手开发“明珠”岛
朱全弟 金志刚 徐建军
  ■ 渔民村的村民住在新公房里,依然保留着捕鱼的传统  本报记者 周馨 摄

    今天上午,本报上海边界行报道小组沿着金山湾来到了杭州湾,继续看海,写海边的人和事。视野中沪浙一家。

  如果说,海湾旅游区是奉贤的一块宝地,那么,滩浒岛就是一颗明珠。它质朴无华,在到处的喧嚷中,显得难能可贵。滩浒岛距大陆岸线12海里,总面积0.64平方公里,还是一片正在规划中的处女地,由上海奉贤和浙江嵊泗两地政府联手合作、共同开发。听说滩浒岛上的居民如今迁居到了海湾旅游区内,我们冒着酷暑顶着烈日,像走亲戚一样去看看嵊泗过来的渔民的生活状况。

  离别家园住进公房

  移民村自有特色:三幢还算新的公房整齐矗立,周围的附属建筑上到处都挂着晒着渔网。离开岛搬上岸,住进新公房,生活条件改善了,但是离开世代捕鱼的海域,毕竟有些不便,特别是6月22日开始休渔两个月,到了奉贤仍以渔业为生的移民有些不习惯。另外金汇港是繁忙的黄金水道,张网捕鱼有时被船碰着了,渔民当然不高兴。

  打鱼相约滩浒水域

  我们同一位壮实的青年渔民聊起家常,他一边打理着网一边不时抬头回答。住在新公房里,打鱼依然到滩浒岛水域,那里的作业环境他们熟悉,并且生态环境相对也好一点。岛上还有一些老人住着,亲戚聚会,他们会相约回到岛上。移居奉贤后,他去过城中心的南桥,但还没去过上海市区,孩子的户口解决了,不过自己的户口没着落。搬来奉贤的好处是明摆着的,但也有些事一时未能如愿,记者安慰他慢慢来。

  民风淳朴夜不闭户

  这里有一个办事处,负责协调100多户移民和当地的关系。我们一口气走到顶楼,一男一女中年人,不知我们所来何意,初始有点拘谨,接着也就敞开了说。住进新房生活品质提高了,但支出也随之增加,比如水电煤的费用,以前在岛上,花销少甚至可以没有花费。还有,因为这里离旅游区远一点靠海近一点,晚上没有路灯,希望这里尽快亮起来。稍后,我们和海湾旅游区的同志聊天,他们对滩浒岛和岛上的居民赞誉有加,民风淳朴的滩浒岛上夜不闭户、道不拾遗。岛上“三不锁”:“不锁大门、不锁房门、不锁抽屉。”

  上海本来就是一个移民城市,滩浒岛上的渔民和居民是新近迁来上海的小小一支。他们融入上海奉贤,腾出家园开发旅游,让都市人享受自然。他们的付出,将会得到回报。详细07062910601

  记者 朱全弟 金志刚 通讯员 徐建军


上一篇  下一篇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