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天送儿子上幼儿园,不经意间发现儿子的班上,男生竟比女生要多三分之一。记得,前些时就有媒体称:“由于出生性别比严重偏高已经持续了20余年,‘十一五’时期20~34岁旺婚年龄人口男性比女性多1000多万人,由此导致的婚姻挤压问题将可能显性化。专家认为上世纪90年代出生的人口在达到婚龄时,将会有10%的男性被挤出婚姻市场不能成婚。”
不知国人在为10%的‘90后’男性可能打光棍的前景而忧心忡忡的时候,是否反省过这样一个事实:造成这一文明困境和文明危机的人并不是别人,正是那些在将来会忧心忡忡看着儿子找不到老婆的人。
“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这陈旧的观念使无以计数的家庭为了生出个‘带把儿’的传宗接代,不惜采用B超鉴定、人工流产,甚至于找偏方、求神拜佛以求得一子。试想在这样的文化生态背景下,我国男多女少的现象要到哪一天才能得到有效的遏制呢?更值得忧虑的是,在未来的几十年里,男多女少现象将给中国社会可能带来的文明困境和文明危机。
首先,过剩的男性由于自身素质、经济条件所限,其在爱情婚姻竞争过程中必然的处在劣势的位置上,当他们“找不到老婆”时,性犯罪的可能将增多。其次,男女比例失调的社会,必将产生“大哥哥争抢小弟弟的配偶”的“婚姻代际挤压”现象,这种代际挤压将直接威胁和冲击当代文明道德的标志“一夫一妻”制度。届时还有可能引发一妻多夫,多夫多妻混居,男性同性恋等社会问题。
美国著名哲学家、伦理学家约翰·罗尔斯曾提出过“生活在现代的人,要为后面的人储存多少”的问题。他反对为未来而牺牲现在,也反对只顾现在不管未来。他强调,代际之间的公平不能以当代人的福利为绝对核心来损害下一代人的公平份额。此言振聋发聩。
笔者认为,要想改变目前男多女少现象的蔓延,政府、媒体及全社会都必须在改变文化生态上立即有所作为!唯有这样,我们的下一代才不会在“不在场”的情况下,无辜承受我们这代人在男女选择偏好上所造成的严重错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