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说,希腊是漂流在爱琴海上的古文明活化石,那么雅典就是这活化石最璀璨的象征。而位于雅典盆地正中的卫城,则荟萃着古希腊文明最杰出的作品。雅典卫城海拔156米,从全城的任何地方都可以看到,无疑是雅典乃至希腊的第一标志。这里有一座卫城博物馆,收藏着卫城原有的各种雕塑以及其他古代艺术品。如今,就在与卫城相距300米的地方,一座气势恢弘的新卫城博物馆已经拔地而起。
我们抵达雅典的当天早晨,就来到这个坐落于卫城山脚下,能提供逾14000平方米的展示空间,可容纳逾4000件展品,总造价约1.82亿美元的新馆建设工地。希腊著名考古学家、新卫城博物馆筹建负责人帕戴勒曼尼斯教授,亲自接待了我们这群来自中国的新闻记者。他介绍说,这个博物馆的设计经过国际性竞标,运用了现代的建筑理念和高新科技手段,如博物馆的宽幅玻璃幕墙,能折射映现出对面卫城的全景。博物馆内建有一个独特的玻璃走廊,人们可以从里往外看,欣赏到300米外的巴特农神庙遗址,而可控的自然光线透过玻璃射入博物馆内,又给陈列其间的那些历史悠久的雕塑蒙上了质朴的光辉。
博物馆并不刻意追求自身建筑的完美,而是就展品的特点因地制宜,其高度、形状完全和巴特农神庙的结构一一对应,打破一般博物馆的布局,甚至不分展室,以直统的大间陈列展品,将现代化设施和文物保护和谐地融为一体。行走在博物馆内,可以清晰地感觉到时空转换——随着脚步和空间的交替变幻,人们仿佛从古希腊时代的荒蛮迈入罗马帝国的辉煌。
帕戴勒曼尼斯教授告诉我们,新卫城博物馆的兴建,还有一个重要动因,那就是希腊政府和人民盼望在这座足够大、足够现代化的博物馆建造好后,英国政府能够归还现藏于大英博物馆的巴特农大理石石雕。这个石雕距今已有2500年历史,19世纪初被英国外交官埃尔金伯爵运回英国,1816年起被大英博物馆收藏并展出。关于英国获取这些文物是否合法的争议已持续了几个世纪。过去英政府拒绝归还希腊珍贵文物的理由之一,是认为希腊政府没有能力保存好自己的文物。新卫城博物馆建成后,便宣告了这个理由无法成立。帕戴勒曼尼斯教授说,新博物馆为所有漂流在外的巴台农神庙雕塑预留了空间,先以复制品替代,并注明原物现今何在,一旦原物回归,就立即更换陈列。 (作者为《新闻记者》杂志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