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科教卫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法治视窗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深度报道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证券周刊
 第B02版:证券·大势分析
 第B03版:证券·投资基金
 第B04版:证券·股海淘金
 第B05版:证券·沪市月报
 第B06版:证券·深市月报
 第B07版:夜光杯
 第B08版:夜光杯
 第B09版:连载
 第B10版:阅读
 第B11版:新智
 第B12版:新智·人与自然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第B14版:国家艺术杂志·典藏鉴赏
 第B15版:国家艺术杂志·城市记忆
 第B16版:国家艺术杂志
第B13版:国家艺术杂志·视觉产生
数字报纸
全球日报50强
中国数字报业实验室理事单位
新民晚报旗下媒体: 新民网 | 新民周刊 | 新民晚报社区版
上一篇  下一篇  
2007年6月30日 星期

去法国享受文化的奢华

王远
  ■ 欧洲摄影博物馆
  ■ 巴黎现代艺术馆
  ■ 马约尔博物馆

  冬天我在巴黎,遭遇了夏热。这倒不完全是全球温度上升的原因,更主要是因为我看了那么多的博物馆,萌生暖意。

  莫罗博物馆

  法国艺术家莫罗(1826-1898年) 在美术史上说不上是个辉煌人物,去莫罗博物馆之前我没抱很大希望。然而,看后感觉完全不一样,你对莫罗会有一个全新的认识。说是莫罗博物馆倒不如称它为莫罗家庭式博物馆,整个展厅其实是一所居家三层老屋,楼梯狭窄灯光昏暗,有数间不大的房间,墙壁上的壁纸很古旧并挂满他的作品,这里其实是莫罗当年的家和画室。莫罗为了自己的艺术而选择了孤独的生活方式,只是和亲近的家人及朋友一起享受富足生活的乐趣。莫罗后期的作品一洗早期那种精雕细琢的作风而变得狂放洒脱,随意涂抹。他以非常强烈的色彩、猛烈的笔触和用刮刀涂抹的厚彩来作画,显得异常的生动。

  马约尔博物馆

  马约尔博物馆位于巴黎七区离罗丹博物馆很近,在一条不起眼的弄堂里,问了几个当地人才找到,博物馆不是很大,没有摆放雕塑的室外花园空间,与罗丹博物馆宽大的花园空间相比有些局促,一进门你就能看到粗壮的马约尔式的雕塑。展厅底楼是大件马约尔的雕塑作品,二楼是他的一些绘画和陶瓷作品以及他个人收藏的艺术品。

  一位美术权威在评论马约尔时说:“假如说罗丹的理想是把云石和青铜变成肉体,那么马约尔的理想则是将肉体化为云石和青铜。”在马约尔神奇的手中,一尊尊体态丰盈的女裸雕像,简练、安详,形态饱满而转折柔和,节奏舒畅而意蕴深远。马约尔虽为罗丹的弟子,但绝不邯郸学步,他独树一帜,另辟蹊径,其艺术特色和艺术风格与罗丹迥异。他的作品不诉诸文学情节,也不刻意追求绘画效果,而是赋予一种抽象的寓言性质和象征意义。

  巴黎现代艺术馆

  刚到巴黎不久便有同行介绍东京宫艺术馆。其实地图上标的名字是巴黎现代艺术馆,而当地同行则喜欢称其为“东京宫”。巴黎现代艺术馆外观是一半圆凹陷的罗马式结构,它是由两个展览馆组成的:位于东面的巴黎现代艺术馆和位于西面的东京宫展览馆。巴黎现代艺术馆略大于东京宫,艺术馆展厅结构是回旋式的犹如历史的长廊很符合历史性的展览,那里确实经常举办一些重量级的现当代艺术回顾展览。有幸,我第一次去看的展览是一个从阿尔普和比卡比亚的达达艺术到观念艺术家波依思的经典展览。展览涉及整个20世纪的上半世纪,几乎是现代艺术的一个历史回顾展览,而且每个艺术家有数件作品,展览样式丰富多彩,当然其中法国的激浪派艺术也是一个重头戏。

  欧洲摄影博物馆

  欧洲摄影博物馆的外观很不起眼,门面也很小,摄影博物馆的招牌也没有,只是在墙上刻了很小的法文,不走近看很难注意到这里是个摄影博物馆。

  一天我路过那里,博物馆里正在展出电视装置艺术家白南准的回顾展以及另外两个艺术家的图片展。那次展览主要是介绍白南准。确切地讲,白南准应该是视频艺术家,通常大家都知道他的电视墙,他是最早运用电视作为媒体来传达艺术观念的。如果你看了展览,会被他的电视里面所表达的心境和互动式的交流所吸引,同时他运用电子数码视频,动态地表现他对声音、物体、人、环境、宇宙的认识。

  40年前,他曾用四架被拆散后重新组装起来的钢琴,两架唱机、唱片和各种可发声物体,以及11架经过艺术改造的黑白电视机,奠定了视频艺术道路上的里程碑。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艺术系副教授)

 


上一篇  下一篇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