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综合新闻
 第A03版:民生新闻
 第A04版:社会新闻
 第A05版:文娱新闻
 第A06版:文娱新闻
 第A07版:文娱新闻
 第A08版:目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来信来论
 第A13版:读者之声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B01版:星期天夜光杯
 第B02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3版:星期天夜光杯·夜光杯
 第B04版:星期天夜光杯· 连载
 第B05版:星期天夜光杯· 万象
 第B06版:星期天夜光杯·读书乐
 第B07版:星期天夜光杯·谈话
 第B08版:星期天夜光杯·音乐舞蹈
 第B09版:星期天夜光杯·影视地带
 第B10版:星期天夜光杯·民间收藏
 第B11版:星期天夜光杯·东方大律师
 第B12版:星期天夜光杯·百姓纪事
 第B13版: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第B14版:星期天夜光杯·快乐作文
 第B15版:星期天夜光杯·市井故事
 第B16版:星期天夜光杯·军事博览
 第B17版:求职
 第B18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19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0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1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2版:求职· 培训资讯
 第B23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24版:求职· 培训动态
 第B25版:求职· 外语培训
 第B26版:求职· 移民沙龙
 第B27版:求职· 移民指南
 第B28版:求职· 留学动态
 第B29版:求职· 移民动态
 第B30版:求职· 留学扫瞄
 第B31版:求职· 留学参谋
 第B32版:求职· 教育培训
 第B33版:求职周刊
 第B34版:求职·招聘培训
 第B35版:求职·广告
 第B36版:求职·外语培训
 第B37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38版:求职·留学培训
 第B39版:求职·培训动态
 第B40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13版: 星期天夜光杯·上海珍档
    
本版新闻列表
  
2007年7月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耳|闻|目|睹|
寻访当年送葬人

王朱

  迁葬的车队缓缓驶离万国公墓
  一九四七年重建后的墓碑,由许广平设计,“鲁迅先生之墓”由周建人书写
  万国公墓纪念堂前公祭,灵柩安置在广道上

  71年前,在鲁迅先生出殡的日子里,有上万民众送葬的队伍,逶迤数十里步行前来,唱着安息歌,哀痛地呼着口号,涌向万国公墓。这是中国文化人受到的最大的哀荣。在纪念堂前的石阶上曾站立过蔡元培、宋庆龄、邹韬奋、王造时、沈钧儒这批爱国民主人士,他们的演说被阵阵的口号声淹没,暮色苍茫中,人们感到一个战士之死的伟大。

  2003年夏,我请教百岁高龄的夏征农老人,他说,当时的情形是戒严的,参加出殡,我们是准备被抓的。因为有名人在那里,所以没有抓人。他指的是宋庆龄、蔡元培、沈钧儒等名人在场。

  现年92岁的孟波同志是亲历送葬游行的,而且也是教唱挽歌、指挥游行人之一。“当鲁迅先生去世的消息传来时,大家马上在冼星海家碰头,商量要搞挽歌,分头写,歌词很快就出来了。21日报治丧委员会讨论。当时周钢鸣是参加治丧工作的,他把通过的消息传来,当天晚上连夜到印刷厂印,传单式的歌谱印了2000张,《大众歌声》也赶印出来。”

  鲁迅先生去世时,杨小佛还是光华附中的高二学生,他说:“那天下午,我在校门口看到葬仪的队伍,原来是鲁迅的葬仪,我们看到一些大学生,就跟了进去,从大西路到虹桥路很近,马路一转就到了。”

  ◆ 王朱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