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点关注】 争看《清明上河图》 |
7月1日,到海洋公园看国宝大熊猫,是许多香港市民的选择;而在香港艺术馆,另一些国宝同样引起全港轰动,这就是故宫博物院藏唐宋元书画展。除北宋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外,还有唐代冯承素的《素兰亭序帖卷》及五代董源的《潇湘画卷》等。 国之重宝——故宫博物院藏唐宋元书画展上月28日开幕,为贺回归,7月1日当天市民可以免费入场参观,但《清明上河图》还是要凭票参观。 14时,尽管天公不作美,雨再次下起来,但没有挡住人们的脚步——香港艺术馆门前排队的人越来越多,等着进场观赏《清明上河图》等32件艺术珍品。 预料到《清明上河图》最受关注,艺术馆开先例,辟出一个展览厅专门展出《清明上河图》,并采取分段式入场参观方式,1小时为一个时段,每个时段最多允许300人参观。 展厅占地700平方米。进入展厅,首先看到的是《清明上河图》的四五倍放大版,旁边附有文字说明,详细介绍了应该如何鉴赏画中的船、人等,对正店、赵太丞家、苦力等作了解释。 艺术馆还花心思,根据《清明上河图》描绘的北宋社会布置展厅,又按中国的园林建筑风格,设计出回廊走道,使市民犹如置身画中。大多数市民连称在家门口就能看到国宝,太棒了。因为《清明上河图》十分珍贵,为保证展品质素,据说展出后要“修养”10年才可再次亮相。 由于事先已估计到展览将会大受欢迎,香港艺术馆首次采取了门票预售方式,未开展就已售出6000多张门票,估计展期内最多可让近16万人入场参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