隐形杀手 ——心源性猝死 薄禄龙 |
日前,著名相声演员侯耀文先生因心源性猝死在家中突然辞世。 猝死是指一个平时外观健康、或病情已基本稳定的人,突然发生“意想不到,非人为的”自然死亡(排除自杀、他杀、中毒、过敏、外伤引起的死亡),大多数猝死发生在瞬间至一小时内,很少超过六小时。在猝死病因中以心源性猝死最为常见,而心源性猝死中又以冠心病多见,约占心源性猝死的50%~70%左右 。在国外,如美国在20世纪70年代,每年因猝死死亡约60万人,经过近30年努力防治,猝死发生率已有下降;在英国、德国及北欧等国,心源性猝死占猝死45%~66%。国内虽然没有大规模的临床流行病学资料报道,但心源性猝死比例呈逐年增高趋势,且随年龄增高发病率也增高,男性以55~60岁,女性以65~70岁发生率最高。 根据美国Framingham的38年随访资料显示,猝死发生以凌晨0~6点最少,早晨7~10点为第一高峰,傍晚16~20点为第二高峰,这可能:(1)生活、工作紧张;(2)交感神经兴奋,儿茶酚胺分泌增加;(3)纤溶活性下降,血小板集聚增加;(4)冠状动脉张力增加,易诱发冠脉痉挛;(5)粥样斑块易破裂,心肌易诱发缺血,导致心律失常。大多心源性猝死的地点以医院外或家中居多,因此第一时间发现与及时进行心肺复苏至关重要。 心源性猝死的发生通常都有既往危险因素的存在,如高血压、冠心病、吸烟、肥胖患者。低血钾、低血钙、饱餐及有猝死家族史者,猝死危险性也会增加。 因此,积极强调心源性猝死的预防甚于其治疗。目前主要针对原发心血管疾病的预防治疗及生活指导。高血压患者应积极控制血压在130/85mmHg以下,糖尿病者应控制血糖达标,高脂血症者应口服降血脂药物,减少富含脂类物质摄入,坚决戒烟与戒酒,控制体重。有其他心血管病如心肌炎、心肌病、风湿性瓣膜病、先天性心脏病等器质性心脏病及心律失常,应及早控制治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