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知名温度 秦武平 |
今年夏天,我国最知名的温度,非26℃莫属。上月,国务院办公厅发布了公共建筑空调温度控制标准,限令不得低于26℃。上月底,全国人大常委会更为节约能源带头,人民大会堂内会议厅室内空调温度从24℃上调至26℃,与会人员身着便装开会(相关报道见今日A13版·中国新闻)。 在上海,26℃一举成名于3年前。2004年初夏,上海市政府就要求部分机关、商场、宾馆、楼宇中央空调夏季温度上调到26℃,响应政府号召,不少市民也自觉把家中空调温度定在26℃。不要小看空调温度提高2℃,根据测算,如果大家都做到,全社会节能接近10%。 知其然,还要知其所以然。26℃,这个不冷不热的温度,既能带来节能效果,也可有益市民夏季健康。一般来说,空调室内温度不超过26℃,对人体来说才是适宜的。如果室内外温差过大,就会引发许多“空调病”,头疼、恶心、关节酸痛、嗓子疼等还是小毛病,若因温差过大患上呼吸道和肠胃疾病,那就够折腾人的。 目前来看,26℃在各地许多家庭成了夏季空调室温标准,但在公共场所内却较难推广。所以,26℃要从最知名温度转变成夏季最流行温度,还需要有一些措施“力保”。比如,对那些经常违规营造低温环境的单位,能否推出红黄牌警示制度,对屡教不改者则征收一定程度的节能费,今年,许多地区还推出了“节能便衣”,发动群众来当节能监督哨,这样,26℃的空调限令更能畅行了。 [本文上海电台今天下午4时30分《晚报大家听》(中波990、调频93.4)同步播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