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刚”未到 众影片“卧倒” ——析7月中旬电影市场宽松排片之怪现象 周铭 |
|
7月份的暑期档本来是电影市场兵家必争之地,但是今年的7月份出现了很有意思的局面,从7月11日到7月19日将近10天的黄金时间,竟然只有一部影片横扫各大影院。如此宽松的排片究竟为哪般?只为好莱坞梦工厂“掌门人”斯皮尔伯格带着他监制的科幻大片《变形金刚》来了,片还未到,声势惊人,让所有影片自动让路,宁愿挤在7月的头尾互相倾轧,也不敢在《变形金刚》的手下分一杯羹。 逃逸两端 苦生存 虽然7月初和7月下旬都有新片上映,但由于过多的影片聚集,使这两端的生存空间变得非常恶劣。为避开7月11日上映的《变形金刚》,有很多影片都抢在6月底和7月初上市,如《勇士》《宝葫芦的秘密》《老港正传》《每当变幻时》《女人本色》《南京》等,放映时空臃肿不堪。有的新片抢不到“金刚”之前,就在它后10天再放,如《男儿本色》《哆啦A梦:大雄的恐龙》《合约情人》《第19层空间》《憨豆的黄金周》等,也是“自相残杀”。而且,本市影院的经理们表示,如果那些躲到7月头尾上映的新片让观众难以顾及的话,他们会把大部分放映厅都让给“金刚”,其他新片要么下线,要么挤到冷僻时段。于是7月最黄金的放映时空轻轻松松地落入了《变形金刚》的手里。 不战而退 无信心 记者从院线了解到,院线排片是尊重影片发行方的意见后才排映,也就是说,造成如此恶劣的局面大多是影片发行方自己选择的结果。更有意思的是,7月的影片多是国产影片。《变形金刚》真的强大到所有与其遭遇的影片都不战而退吗?答案肯定不是的,其实《变形金刚》的观众面很狭窄,主要观众群是男孩子,次要观众群是看着《变形金刚》电视片长大的男青年,而一股脑的机器人和动作场面,并不能讨好女性观众。事实上,美国在7月4日上映《变形金刚》的同时,还有一部爱情喜剧片《结婚纠察队》上映,隔天有一部音乐片《曾经》和恐怖片《鬼讯号2》上映,影片种类分配平均,这些小制作电影根据以往的经验往往能够借助《变形金刚》的大片声势取得不错的票房成绩。反观国内7月待上映国内影片,尽管类型不同,却不敢与其并肩,尚未比试就已输掉了胆气,令人叹息。 提升底气 向市场 面对好莱坞大片的频频入侵,很多国产影片只会徒呼奈何,一直希望能够给予重视和保护。然而,电影市场的开放是趋势,将来只会有更多的海外影片进入国内市场,你躲得了海外大片,躲不了观众。如果国产影片自身不提高素质,提升底气的话,根本无法抗击电影市场被夺走的可悲命运。如果自身连正面对抗海外大片的勇气都没有,影院和院线又怎么会白白把放映时空让给你,毕竟市场是残酷的,必须以创造的价值来说话。 本报记者 周铭 评论 0707041100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