撕开血淋淋的历史伤口 ——昨公映的纪录片《南京》观后 张艺 |
|
纪录片《南京》撕开了中国人民血淋淋的战争伤口——昨天,该片在万裕国际影城召开了记者看片会,巨大屏幕上展现出1937年的南京,狼烟四起,哀鸿遍野。六朝古都和无辜的南京市民所遭受的那些苦难,让在场的所有观众心如刀绞,潸然泪下。 浩劫资料首度展示 和之前很多有关南京大屠杀的纪录片所不同的是,《南京》中所披露的有关那场浩劫的资料,很多都是首次在民众面前展示。这些资料是剧组人员从6个国家搜集到的各种音像和文字,其中还包括一名叫约翰·麦基的西方人用16毫米小摄影机冒死拍摄的40分钟录影带。曾经获得过两届奥斯卡奖的导演比尔·古登泰格和丹·斯图尔曼把这部影片拍摄得如同故事片般高潮迭起,动人心魄。他们邀请了几位好莱坞明星扮演当时的德国商人约翰·拉贝、美国女教士明妮·沃特林等人,用自述的方式客观再现了70年前发生在中国的那场浩劫。影片中不乏残酷的屠杀场面,血腥的真实感极大地震撼着观众。 镜头客观 日军暴行 摄影机的镜头是客观的。2个小时的电影中有三分之二是讲述了日本军队进入南京城后所做的暴行,最后的镜头尤其令人难忘:在画外音下,画面中蓦然出现如今的日本右翼分子参拜靖国神社的画面,他们喊着军国主义的口号,态度极其狂热;随着画面的淡出,镜头重又回到日本军队占领南京城后的那一幕,在飘扬的日本国旗下,当时的日本兵高呼口号的身影和现在的右翼分子的身影重叠在一起。画外音说:“我们并不是在这里宣扬仇日心态,我们想做的仅仅是告诉人们,战争有多么可怕。” 真挚纪念 发人深省 影片的另外一个主题,是纪念那些在灭绝人性的屠刀下,不顾自身安危,拼死建立起国际安全特区,保护了25万中国人的十几位西方人士。片中用独白的方式向人们展示了他们真实而富有感染力的信件、日记等珍贵文献。他们的经历提醒我们,70年前在南京所发生的一切,给中国留下了一个无法磨灭的巨大的伤口。导演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南京大屠杀70周年纪念之际,我们希望让全世界人民了解这个事件的真相,希望全世界都不要忘记,日本曾经给中国人民留下了不可治愈的创伤。” 本报记者 张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