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算文化人哦 向旻 |
读中学时,碰上一位儒雅而学识了不得的音乐老师,让一帮半大孩子佩服得五体投地。记得那时她常常告诫我们几个虚荣的中学生 “人不可貌相,海水不可斗量”,呵呵,我可以自豪地说老师的教诲从来没有忘记,以貌取人的事儿不曾发生过。不过,我倒是常常依据一个人的谈吐判断其身份,真是很好玩的事,跟猜谜似的。我还可以再自豪一把,本人乃猜人高手,通常跟人见第一面,说不了几句话,我也大致估摸出对方来历深浅。当然偶有马失前蹄,说说亦无妨。 前两日,朋友聚会,席间认识一位胡君,身材不高,戴副眼镜,很斯文的样子,谈吐亦不俗。这种聚会,话题总是杂乱无章,最初大伙聊热门的《论语》,正中本人下怀。说句老实话,除了当年音乐老师给我灌输的那点传统文化外,我这方面的底子薄来兮,眼下正在恶补,从孔子到老子、庄子,也能插上两句。谈着谈着,渐渐变成胡君一个人的演讲,他不仅儒家、道家,连《孙子》《易经》都随口道来,听得众人直点头。我心里暗暗寻思,这位不是大学中文系的老师,也得是哪个机构的学者,反正一文化人。 我这边厢听得津津有味,那边厢话题转了个个儿,不知谁挑的头,议论起火爆的艺术品市场。可是没多久,话题又给胡君垄断了,他说梵高的伟大是以其短暂的艺术创作岁月、潦困的生活重压之下碰撞出的西方19世纪艺坛奇迹。19世纪末降世的毕加索,也曾在巴黎渡过其短暂的潦困生活,但却因遇上了贵人而扭转生活逆境。且幽了一默“也许,毕老阅世颇深,洞悉人间,深刻体会到梵高的悲惨生涯,故以其‘先知先觉’的才智,改变传统惯例的艺术家与社会的‘被动’与‘主动’位置,以‘喧宾夺主’谋略,巅覆了西方沿袭已久的习惯与艺坛常规。” 啧啧,这位老兄腹中经纶够得上丰饶。接下来他的发言更让我一惊一咋,他说起曾经风行一时的“点子大王”“策划大师”之流,断然否定,理由是中国人喜欢鲤鱼跃龙门似的传奇,尤其企业爱渲染跨越式前进,指望什么一个金点子,便跻身于五百强。这绝对是认识的误区,应该倡导“不做五百强,要活五百年。” 至此,我敢打赌,只有专门从事理论研究的人才有如此见解。应该揭开谜底了,我凑近胡君,“换个名片吧。”接过名片一看,当即暗自庆幸幸亏没跟人打赌,否则输得一败涂地。胡先生非文人也,地地道道的企业家。 “儒商儒商,也算文化人哦”,倒也自圆得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