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 专版
 第A09版:目 击
 第A10版:早间点击
 第A11版:中国新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国际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 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 告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上海人家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投资理财
 第A28版:广告
 第A29版:上海地产
 第A30版:股市分析
 第A31版:公众服务
 第A32版:上海地产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拔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 · 酒旗茶垆
 第B11版:好吃·调味金指
 第B12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3版:上海地产
 第B14版:上海地产
 第B15版:上海地产
 第B16版:专题
 第B18版:上海地产·天天搜楼
 第B19版:广告
 第B20版:广告
    
2007年7月5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首次揭开申城大收藏家的神秘面纱
秘藏之“门”开了条“缝”

林明杰

  ■ 林风眠《荷塘》
  ■ 陈洪绶《米芾拜石图》
  ■ 永和窑蓝绿釉文官伏听俑

  人们常说上海收藏界藏龙卧虎,此言不虚。日前,文物出版社在北京人民大会堂首发的上海崇源雅集编撰的《海上藏宝录》系列丛书,将当今沪上收藏家的秘藏之“门”开了一条“缝”。

  一窥奇珍异宝

  在近现代史上,上海有中国收藏的“半壁江山”之称。而如今上海又有哪些收藏大家,他们有何奇珍异宝呢?大收藏家大多低调而神秘,不愿轻易显山露水。崇源雅集经过长期努力,终于使9位收藏家或其家属同意遴选其藏宝出版。其中有唐云、陈佩秋、蔡上国、蒋玄佁、邱受成、金晓东等。但还是有一些收藏家不愿透露真名实姓,而仅以敏求阁、浴砚书屋等斋名面世。据悉,这9位藏家中,既有像唐云、蒋玄佁等已故前辈鉴赏家,藏品历经“文革”浩劫,失而复得;也有像金晓东这样在中国改革开放之后崛起的新一代收藏家。

  书画瓷器为主

  丛书荟集的藏品,以名家书画和珍贵的古代瓷器为主。特别是《大石斋》藏画、《截玉轩》藏画等分册中收藏的古代及近现代书画异常精彩。年代最早的有五代时期郭忠恕所画,著录于宋徽宗《宣和画谱》的《避暑宫图》,堪称馆藏级绘画珍品。这件作品以全景图式,表现了巍峨宏阔的山峦中,金碧辉煌、错落有致的皇家避暑宫殿。此画首次露面,就引起了学术界、艺术界和收藏界的关注。元代赵孟、明清八大山人、陈洪绶、王石谷等诸多名家的精品及齐白石、张大千等近现代大师的力作,成为这套丛书的主干。

  古代瓷器也不乏珍品、绝品。望云居收藏的唐代越窑开成四年襄阳罗倩故夫人墓志罐极为罕见,不仅制作精美,釉色温润,而且4面刻铭文280多字,以富有诗意的文笔记叙了罗倩故夫人王氏的一生。另有一件北宋永和窑蓝釉文官伏听俑,神态逼真,釉彩完美,较台湾故宫博物馆藏造型相近的素胎文官伏听俑更显精美。

  藏品见证友情

  有的藏品不仅珍贵,还见证了一段特殊历史中的友情。我国老一代著名管理学家、文物鉴定家蔡上国与林风眠相识于上世纪50年代。林风眠常到蔡上国寓所访问,切磋绘画技艺,互赠绘画作品。蔡上国获得一批进口油画颜料和纸张,这在当时是十分难得的。林风眠欣喜地用这批画材绘制了一批小型油画赠与蔡上国。蔡上国非常喜欢,将它们轮流悬挂于自己的寓所内。“文革”中,蔡家多次被抄,这批油画因尺幅较小,不引人注目,逃过一劫。丛书刊登了这七幅小型林风眠油画,分别为三幅《仕女》、两幅《裸女》和两幅《荷塘》。

  据崇源雅集负责人称,这只是《海上藏宝录》系列丛书的一个开始,今后还将以此为契机,继续对海上民间收藏的艺术精品进行整理。            本报记者 林明杰 

  详细 07070511802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