品茗雅趣 少岚 |
|
时下,喝茶已成一种时尚的生活方式。从流行铁观音、冻顶乌龙、大红袍,再到普洱茶,茶文化呈方兴未艾之势。 古时的文人逸士,把喝茶作为一项很重要的交际手段。以茶为媒,于竹院蕉窗之间,秋月春风之下,或纵谈古今,或赋诗对弈。兴之所至,还进行斗茶比赛,切磋各自的烹茶技艺,寻求情感上的沟通和文化上的满足。而寻常人家喝茶,除了看重茶的驱乏解渴之功,还借喝茶打发悠闲的时光,享受人生的闲适与逍遥。 茶艺有四要:精茶,真水,活火,妙器。不过并非成规,饮茶者可随境生趣,不必拘泥。 ● 精茶 对于茶,各人的口味不同,有人喜欢饮绿茶,有人偏好花茶,有人喜欢红茶或乌龙茶。其中绿茶是不经发酵的茶,香气清新,滋味鲜爽;乌龙茶是半发酵茶,香气高扬,滋味甘浓,适合以功夫茶的形式泡饮;红茶和普洱熟茶都是发酵茶,香气醇厚,滋味浓郁;花茶则为再加工茶,花香宜人,且有解郁理气的功效。饮茶者可以依据个人的口味喜好来进行选择。 唐代宗李豫、宋徽宗赵佶、清乾隆帝等人都是品茶的名家,于具于物,皆求其精妙。如今有些人,也将喝茶演变成了一种贵族式的生活追求。例如前些年流行乌龙茶,在某茶博会上拍卖号称中华茶王的武夷山母树大红袍,最后的成交价是20克茶叶18万元人民币。在央视的《鉴宝》节目上,曾有人将一小篓黑茶送呈评鉴,最后定价为48万元人民币。如今炒作一些古董级普洱茶,也已炒到了国宝级别。喝茶需要一份清新寡欲的意境,沾上铜臭味则情趣全无。 ● 真水 《红楼梦》中描写道,妙玉采下蟠香寺梅花上的雪,收在瓷坛中埋于地下数年,用于烹茶招待贵客。其实,最宜烹茶的还是流动的活水,以山泉为最佳。苏轼在《汲江煎茶》诗中,记述了他以活水烹茶的心得:“活水还须活火烹,自临钓石汲深清。大瓢贮月归春瓮,小勺分江入夜瓶。”对于城市中人来说,受条件所限,用桶装纯净水或矿泉水泡茶比较常见。如果是用自来水泡茶,最好事先沉淀一下,不过异味终难散尽。 ● 活火 黄庭坚有记其烧火煎水的文字:“汹汹乎如涧松之发清吹,浩浩乎如春空之行白云。”非常形象生动。过去的人是以炭火烧水,用铜壶或砂壶保持水的活性。如今则不需那么麻烦,电热随手泡就很好。也可以在随手泡中置放数片活性炭,烧水的时候顺带过滤掉水中的杂质和异味。冲泡绿茶,水温控制在80℃左右为宜;若是冲泡普洱茶,对水温的要求比较高,要始终保持在100℃为佳。 ●妙器 泡半发酵及发酵茶以紫砂壶为佳。好的紫砂壶不仅胎质细腻,还能吸附蕴蓄茶味,令茶质长久不致酸馊。因烧制的工艺不同,紫砂壶在硬度上略有差别,可以从壶的声音进行区分。声音悦耳清脆的,适合泡香气高扬的半发酵茶;声音较为闷浊的适合泡重发酵的茶。另外,若是泡普洱茶,要选择壶形略大一些的,以保持茶汤浓淡均匀,再倒入小杯品饮。 品茶须用心去体会,才能领略品茗之雅趣。 少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