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昌遗址 吴冠中 |
|
火焰山,人人怕,怕太热,高温有时达六十多摄氏度,可以烫熟鸡蛋。但既然玄奘曾在那里经过,游人也总想去体验体验。接受别人的建议,我们头天住在离火焰山90公里的鄯善,因鄯善不很热,又是瓜果之乡,所谓哈密瓜,主要是产于鄯善。百年难逢的新鲜事,我们在鄯善之夜迎到一场大雨。翌晨,趁着雨未歇,吉普车直奔火焰山,谅能躲过酷热。但及抵火焰山,雨过天晴,依然是碧蓝的天、雪白的云和火红的山。道上已看不出雨后的迹象,不知是湿土很快就烤干了呢还是雨点根本被拒于山外而打不进来,但驾驶员同志说这回真是难得的凉快了。其时是8月下旬,上午九时,我们在火焰山奔向博孜格里克千佛洞途中仍感到十分酷热,加之四周的山石山土全是火红与火黄色,视觉中没有半点冷色。远看火焰山,山纹结构都像燃烧着的火焰,进入山中,感到群山气势奔腾,如波涛在峡谷间冲撞咆哮,一泻数里又突然迂回,形成各式各样的抽象雕刻群。但无论怎样的怪,其间形式总是协调的,永远贯穿着运动的有机联系。红色的山岩记录了运动的节奏,是凝固了的交响乐,人们并可在其中发现潜藏着的无穷无尽的巨人和怪兽。火焰山,今日雨打不灭,但在地质纪年里,大概还是由于水力冲击而成形。车在红黄色调的山谷间奔驰,前后左右全是动荡着的形体和线条,我自己仿佛是一条被卷进了黄河急流的小鱼。 玄奘住过很长一段时期的高昌古国,离火焰山麓不到20公里,步着苦行僧的脚印,世界各国的旅游者都来凭吊古城遗址。不像意大利的庞贝城保存了大量古罗马的遗物,高昌城只剩下断垣残壁。所有建筑都是土坯泥胎,由于高温吧,泥块硬如化石。烈日下,全城白茫茫一片,淡淡的土黄色显得有些单调,但也很单纯,往事越千年,一切生活的色彩都被时间冲刷了,然而,面对这群泥土的见证,游人们的脑海里浮现出当年丰富多彩的人间画卷。 信只能寄到吐鲁番,高昌断了邮路,请小毛驴捎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