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着老婆找老婆 王汝刚 |
小时候,我有过一次拍电影的机会,因为母亲轻信了“三好婆”、“新嫂嫂”的“瞎三话四”,生怕宝贝儿子“碰到拍电影的灯光,容易生毛病”,使我失去一次当童星的机会,至令还耿耿于怀。 从艺以后,电影世界向我频频招手,我也抵挡不住诱惑,开始“触电”。记得第一次拍电影,我只有一个镜头——和众人聊天;一句台词——“不错嘛!”至于什么剧情、人物关系,一概不知道,真是一拍三不知。不过,这次经历使我结织了大导演王为一先生。 王导曾拍摄过《山间铃响马帮来》《铁窗烈火》《三家巷》等许多好影片。他对喜剧更是情有独钟,早在上世纪60年代初,就把《七十二家房客》拍摄成粤语电影,在国内和东南亚放映,广获好评;后来又把《打铜锣》《阿混新传》等喜剧作品也搬上银幕。 王导与我初次见面的开场白很风趣:“我拍摄电影《异想天开》,想请你来白相相。”我问道:“白相啥?”“担任群众演员,好吗?”我心里暗自好笑,“王导蛮风趣的,明明要我跑龙套,却说得如此客气。”便一口答应了下来。 隔年,王为一把我请到大方饭店,给我看一张电影“生产令”。上面赫然写着:彩色故事片《男人世界》。主创名单:导演王为一,摄影沈西林,美术设计韩尚义,主演:侯跃文、王馥荔、郭冬临等,副导演王汝刚……白纸黑字红印,货真价实。啊哟,太突然了,我一点思想准备也没有呀。王导鼓励我:“不要急,慢慢学吧,副导演主要负责挑选群众演员,这部影片需要好几百个女人,我挑了一辈子女人,现在退居二线,请你帮忙挑女人吧……” 在珠海拍戏时,王导下达任务:“急需美女五十名。”我灵机一动,找到银行、海关等机关,抬出大导演、名演员的牌子,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得这些单位的领导心动,立即慷慨献美。当我领着一群香气袭人、亭亭玉立的姑娘走在路上,立即引来行人的注目礼,甚至有陌生人主动向我搭讪……我急忙赶回剧组交差。王导见我哑然失笑:“你带一批花枝招展的小姐,走在路上太招摇啦。”我苦着脸说:“是呀,不知为啥,行人看见我眼光都怪怪的。”“哈哈,人家以为你是拉皮条的人口贩子。”我这才恍然大悟,难怪有人朝我嘻皮笑脸地说:“大哥,好福气,又来新货啦……” 王为一工作极其认真,生活中却擅长说笑。我见他身材瘦小,吃得又少,就劝他多吃点。王导愁眉苦脸地说:“唉,我吃不多呀,所以自己也晓得寿命不会长的。”我故意问他:“您今年贵庚?”老人家回答:“还小呢,才73岁。”言语幽默,表情滑稽,令闻者忍俊不禁。 今年5月,95岁高龄的王为一来沪,我去看望他。真没想到,老人家依然身背硬朗,谈吐风趣。一见面,他就出噱头:“这次我是来找老婆的。”我大惑不解,心想:毕竟上了年纪,真有点糊涂啦,十年前,你的老伴乐陶去世后,你又和郑旭结合在一起,现在郑旭阿姨明明就在你身边,怎么又到上海找老婆?王导见我丈二和尚摸不到头脑的样子,得意地大笑,他自揭谜底:“六十多年前,我新婚不久,怀着报效祖国的热忱,与赵丹等艺术家转道新疆,想去苏联学习,不料西域蒙难,最终妻离子散……谁知几十年过去了,我的前妻俞佩珊依然健在,最近她从美国回沪探亲,要我带着老婆来上海找她,大家见见面,叙叙旧,因此,我带着老婆来找老婆了,怎么样?这也算得上浪漫的爱情佳话吧。”喔,原来如此。 “哈哈哈……”我们相对大笑。笑声过后,留给我的却是深深的感动。虽然,没有目睹这幸福温馨的时刻,但是我完全可以想象银发映红心,人间重晚晴的场景何等感人!祝福您呀,快乐的王为一先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