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上海边界行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6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7版:新民环球·什锦
 第A38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9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4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 · 情感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心情主张
 第B15版:时尚 · 钱题纪实
 第B16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7版:e生活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e生活·数码
    
2007年7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我国北方属于季风气候,一年大概就一场洪水。如果把这场洪水全部放掉,这一年很可能就不会再有更多的水可以利用了!
洪水是灾也是资源


  新华每日电讯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水文水资源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王银堂接受记者采访时说,由于我国所处的特殊地理位置,降水年际、年内分布极不均匀,经常出现旱涝同期异地发生、旱涝同地持续发生的情况,因此防汛抗旱相结合,正确处理经济发展与水的关系,要从洪水资源利用上下功夫。

  据报道,进入6月以来,我国南方地区开始大面积降雨,造成洪涝灾害。而几乎与此同时,我国北方大部分地区却正遭受着严重的干旱之苦。统计显示,截至6月25日,全国耕地受旱面积1.66亿亩,其中作物受旱1.38亿亩(重旱4707万亩),有800多万人因旱发生临时性饮水困难。面对雨水在时间、空间上分布的严重不均,如何加强洪水利用,化害为利已成当务之急。

  记者了解到,国家有关部门“十一五”期间进一步加强了有关雨洪资源方面的研究部署。王银堂高级工程师就是“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雨洪资源利用技术研究及应用”重点项目课题的负责人之一。这个课题以我国北方地区为主要研究对象,致力于洪水的资源化利用的关键技术研究和示范应用。

  上述项目的另一课题负责人、清华大学水利水电工程系王忠静教授告诉记者,“目前我国这方面的研究与应用主要集中在海河流域和松辽流域。北京市的密云水库、河北省的潘家口水库都有一些研究成果,东北的一些大型水库已有具体的实施方案。”据王忠静介绍,还可以主动运用蓄滞洪区或其他一些天然的和人工的过水通道,滞留部分洪水,补充地下水或生态环境用水。此外,还有一些直接利用雨水的技术也应得到推广。

  尽管有关部门已经开始进行有关洪水利用的研究和实践,但有关专家指出,风险问题是洪水资源化利用在实际操作中的最大困难。目前的主要解决手段是加强实时预报,减少风险。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