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上海边界行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6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7版:新民环球·什锦
 第A38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9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4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 · 情感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心情主张
 第B15版:时尚 · 钱题纪实
 第B16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7版:e生活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e生活·数码
    
2007年7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盛夏品凉拌

蒋 平


  夏日炎炎,走上餐桌,很多人都会不约而同想到“凉拌”。

  凉拌四小碟,到这个季节流行到了顶峰。醋是必不可少的佐料,常见的白切鸡、凉拌鸭、醋泡肉,都是无醋不成宴。一道凉拌下来,杀菌解暑开胃,一举三得。凉拌菜虽然爽口,但一日一道足够,多食易伤肠胃。不过,在南方,早餐的凉拌米粉,却是每日里的必备。

  凉拌粉的制作过程相当简单:一碗早已温熟的米粉,佐以卤菜、蒜泥、花生米、辣椒油、陈醋,再淋上特制的卤水,一份色香味俱全的凉拌粉就做成了。食之米粉柔韧爽滑,卤汁鲜美芳醇,凉而不酸,辣而不咸;无论是南北口味,都对它情有独钟,赞赏有加。

  在我蜗居的这座小城,有一家“大西门凉拌粉”,这是个没有招牌的店子。没招牌并不意味着没人气,在周遭县区,“大西门凉拌粉”的连锁分店,真真假假,据说已开到了上百家。然而,不管是哪家分店,做出来的凉拌粉都不比这家店地道。它的秘方,就在米粉选料和特制卤水上。米粉的用料是乡里运来的井水,从出丝到温泡,对水温及时间的掌握,都有相当的技巧。卤水的配制更是一绝,采用桂林米粉的工艺流程,用豆豉、八角、桂皮、甘草、草果、小茴香等香料坐锅,放入猪肉、猪骨、牛肉、下水等,同时加入三花酒、罗汉果等多种配料,先用武火,后用文火精心熬制,每一道工序十分考究,且成分比例严格控制。难怪,“大西门凉拌粉”一上桌,食客的情绪和食欲立马就上来了。

  我曾饶有兴趣地问起店主,这么好的一个早餐品牌,为何不去申请专利维权?老板的解释又有些出人意料。他说:“去打假?我一没有精力和时间,二来也没有必要。我是酒好不怕巷子深,人家反正做不出我的味道,怕他做甚?再说,他们开分店,也是为我打免费广告,何乐而不为?”

  前些年,小城的冬天是不兴吃凉拌粉的。但现在,因为“大西门”的名头响,加之“暖冬”及气候变暖影响,一年四季的绝大多数日子,“大西门”一家人都在为凉粉店的蒸蒸日上而忙碌,甚至连做招牌这样的基本营销也省了。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