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上海边界行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广告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6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A37版:新民环球·什锦
 第A38版:新民环球·博览
 第A39版:新民环球·社会
 第A40版:新民环球·广告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家庭 · 情感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单品冲浪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 · 心情主张
 第B15版:时尚 · 钱题纪实
 第B16版:时尚·搜乐寻趣
 第B17版:e生活
 第B18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B19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e生活·数码
  
2007年7月6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八珍汤》与“八珍汤”

邓小秋


  《八珍汤》,是一出戏曲传统剧目。又名《寻儿记》《三进士》《慈母泪》。晋剧、越调、豫剧、徽剧、滇剧、河北梆子、湘剧、丝弦戏、淮剧等,都有此剧目。

  这出戏的剧情,曲折离奇,颇具有传奇意味。故事是说:山西平阳文士张文达,在兵荒马乱之际,全家失散。长子被常府买去,改名常天保。次子由周家收留,取名周子卿。十八年后,二子皆中进士,放任洛阳。其母孙氏,寻找亲人,病困洛阳,卖入知府常天保家中为奴。因煮烧“八珍汤”,看到儿子。常天保恐失官体,不予相认,逐出府门。后孙氏又到通判周子卿府中,与周子卿母子相认。周子卿对常天保不满,将他扭至巡抚衙中评理,恰遇其父巡抚张文达。张文达知情后,将孙氏接进府衙,严惩无情的天保夫妻。剧中的孙氏因善做美味的“八珍汤”,被两个儿子思念不已,才得以展开一连串的戏剧冲突。那么,这“八珍汤”又究竟是什么美味食品呢?

  “八珍汤”,又名“头脑”,是一种兼有酒、药、羊肉混合香味的羹汤。在山西太原地区,它是极具文化特色的风味食品。谈到“八珍汤”,就要谈到清朝初期的爱国文人傅山。傅山(1607—1684),字青竹,后改青主。祖籍山西忻州,长于太原。精通医、诗、书、画,很有名声。但他具有民族气节,始终不与清廷合作。朝廷知悉他的文名,多次赐他官爵,他都严辞拒绝,不予接受。隐居太原,精研医理,济世治病,深受人民爱戴。

  “八珍汤”,最早就是由傅山先生所研究创制。原本是给他母亲养生保健的食疗食品,其中有羊肉、长山药、藕根,配以中药黄芪、黄酒,煎熬而成。汤里溶有蒸制过的面粉,状如白色奶酪。它具有符合节令与人体生理需要的营养价值,冬季常食,可以益气调元,活血健胃,滋补虚损,有益健身。既鲜美可口,又养生保健。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