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民生新闻
 第A06版:科教卫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法治视窗
 第A11版:读者之声
 第A12版:广 告
 第A13版:早间点击
 第A14版:中国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广 告
 第A21版:广 告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B01版:财经周刊
 第B02版:财经周刊·金融投资
 第B03版:财经周刊·理财广角
 第B04版:财经周刊 · 彩票看点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康健园周刊
 第B10版:康健园·养生
 第B11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2版:康健园·康复
 第B13版:教育周刊
 第B14版:教育周刊·暑假生活
 第B15版:教育周刊·升学指导
 第B16版:教育周刊·早教沙龙
    
2007年7月9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如果说对安静权的忽略为江南春打开了一扇通向成功的大门,那么,当安静权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维权声中,这扇大门会不会关上?
分众传媒能否“安静”一会

尚真 陈予军


  新华每日电讯 根据2006年年初的统计数据,江南春的分众传媒占据中国楼宇视频广告市场98%的份额,处于绝对垄断地位。有人评价说,江南春的分众已经成为中国仅次于央视和上海文广集团的第三大媒体集团。

  然而,江南春的“液晶屏帝国”正在遭遇到越来越多的质疑。有“名门痞女”之称的洪晃撰文指出:“在罗马的小巷里,我们感受到米开朗基罗;在柏林的大道旁,我们体会到包豪斯;而在上海的马路上,我们深深地陷入江南春。”

  江南春无处不在的状况终于引来央视记者郭宇宽的炮轰。郭宇宽在某报发表了一篇题为《盼望分众传媒之类的股票尽早暴跌》的评论文章,指出:如今即使回家,目光也无处可逃,我住的小区,走进电梯,三面墙都被框架传媒的广告占满了,估计再发展下去脚底下都逃不掉。广告本身不违法,问题是挂广告的人跟主人商量过么?他们赚了钱,主人得了好处没?分众传媒到处攻城略地、势如破竹,哪一个小区里或者办公楼里真正的业主们从这些铺天盖地的广告牌里得到了什么好处?……这就相当于你们家的小保姆,不跟你商量就把你们家客厅墙面卖给广告商了,挂满了广告还美其名曰美化环境。

  如果说这些质疑还不足以对江南春的“液晶屏帝国”构成威胁的话,那么,安静权的质疑就令江南春不得不考虑了。国外对安静权问题看得非常重。

  日本有位名叫川原美代子的59岁老妇,被控从2002年11月开始,几乎每天24小时不间断地通过立体声系统,以震耳欲聋的摇滚乐,骚扰6米以外的女邻居,经医生诊断,川原美代子的邻居因不断受到噪音骚扰而患上失眠症,并且经常头疼。川原美代子因此被判一年监禁,随后,日本大阪最高法院推翻先前的裁决,将刑期延长至20个月,足见侵害他人安静权性质的严重程度。

  江南春的液晶屏广告与这一案例有着很大的不同,但是,两者在安静权方面存在着某些相似之处。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广告系主任程士安指出:“日本、欧美的公共场所都很安静,中国的公共空间就比较喧哗。因为大家都不把这个当回事,所以江南春在创立分众的时候也没有把这个当作重要因素来考虑。”

  中国和国外的情况有着很大的不同。由于对安静权的保护较为严格,在国外很难找到像江南春这样的成功案例,因为在国外任何一个借助于公共空间,可能对他人造成损害的商业模式都难以通过法律关,仅接踵而至的安静权诉讼恐怕也会让企业不堪承受。

  随着维权意识的觉醒,在我国的一些地方,安静权问题正在得到法律的确认和保护。如果说对安静权的忽略为江南春打开了一扇通向成功的大门,那么,当安静权引起人们的重视,在维权声中,这扇大门会不会关上?至少,这将成为江南春应该正视和面对的问题。  (尚真 陈予军)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