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上海边界行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公众服务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新民晚报·特刊
 第A18版:新民晚报·特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 广 告
 第A22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世界别处
 第B12版:广 告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专 题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2007年7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0”的发源地

余 文


  现今大家都已知道,阿拉伯数字实际上是古印度人发明创造的,后来由印度传到阿拉伯,再由阿拉伯人介绍到欧洲,欧洲人便称其为“阿拉伯数字”。最初(大约公元前3世纪)这组数字符号只有1到9,没有0;但在公元876年,人们在印度的瓜廖尔发现了一块刻有“270”数字的石碑,这是出现“0”最早记载。

  而据英国著名科学史专家李约瑟考证,“0”产生于中印文化,是中国首先使用的位值制促进了它的出现;印度是在中国筹算和位值制的影响下才创造“0”的。中国早在3000多年前的商代就采用了位值制,甲骨文中有“六百又五十又九(658)”等数字,明确地使用了十进位。计数文字中把“零”作为“没有”看待。公元263年(魏景元四年)数字家刘徽在注《九章算术》时,已明确地将零作为数字了,开始用“口”表示,后来把方块画成“”。到了13世纪,南宋数学家正式开始使用“0”这个数字符号。由此可见,中国是“0”的发源地。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