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上海边界行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公众服务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新民晚报·特刊
 第A18版:新民晚报·特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 广 告
 第A22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世界别处
 第B12版:广 告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专 题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2007年7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买的是惠普 拿到手的是康柏
经营者:惠普康柏已并购成一家;消保委:应标明品牌和生产企业
薛慧卿


  “我明明买的是惠普电脑,为何拿回家的却是康柏电脑?”日前相继有消费者向市消保委反映同样的问题。对此,经营者的解释是,惠普和康柏早已合并,“康柏”就是“惠普”,这一解释,让不明就里的消费者困惑不解。

  女儿高考结束,家住常德路的许女士答应给女儿买一台手提电脑,于是一家人6月中旬相约来到家电大卖场。营业员热情推荐了惠普电脑,发票上也写明了惠普电脑的字样。没想到,电脑买回家,一时还上不了网。检查过程中,许女士才发现,电脑上的商标是“康柏”。一心以为买了惠普电脑的许女士一家不禁有了上当的感觉。

  许女士找到营业员,对方拿出相关声明表示“康柏”就是“惠普”。后来,在专业人士的指导下,许女士购买的电脑也能正常上网了。“尽管如此,我心里仍然有个疙瘩,”许女士告诉记者,如果营业员一开始就讲明是康柏电脑,自己也有可能会选购。可对方在推荐时满口都是“惠普”,提供的却是“康柏”电脑。作为一个非专业的消费者,自己怎么可能了解这其中的缘由呢?

  无独有偶,孔小姐也为“惠普”“康柏”而烦恼。今年5月,孔小姐在百思买购买了一台惠普电脑,回家后发现电脑上写的是康柏电脑,最终引发了一次投诉。

  “如今,不少跨国公司实施多品牌战略,企业之间的收购合并也十分频繁”,市消保委法律与理论研究部副部长唐健盛指出,但普通消费者对此不可能十分了解。因此,经营者在销售过程中,首先应明确标明品牌和生产企业,如生产商为惠普公司、商标为“康柏”电脑,否则容易误导消费;此外,经营者也应承担答疑解惑的责任,耐心向消费者解释相关疑问。 本报记者  薛慧卿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