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上海边界行
 第A07版:民生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体育新闻
 第A10版:体育新闻
 第A11版:体育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公众服务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新民晚报·特刊
 第A18版:新民晚报·特刊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文娱新闻
 第A21版: 广 告
 第A22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1版:长三角
 第B02版:长三角·社会·生活
 第B03版:长三角·文化·旅游
 第B04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旅游·城市
 第B10版:旅游城市 · 精华路线
 第B11版:旅游城市 · 世界别处
 第B12版:广 告
 第B13版:资讯生活·旅游
 第B14版:专 题
 第B15版:读者俱乐部
 第B16版:读者俱乐部
  
2007年7月10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鼓励公务员“打的”在厦门引发争议

吴铎思


  工人日报 福建省厦门市翔安区副区长胡亮信日前公开表示,为解决该区出租车客源不足的问题,政府部门将采取多种措施,包括鼓励公务员“打的”办事。消息一经传出,便引发了一场讨论。

  尽管该措施还没有具体方案,但鼓励公务员“打的”的消息经当地媒体披露后,便争议不断。有人认为,目前公务员外出办事一般都是单位派车,所需费用居高不下。如果鼓励公务员“打的”办事,有利于节约行政成本,因此应大力推广,以此作为突破口来推动公车改革。但也有不少人担心,此举将会打开新的财政报销“缺口”。据了解,作为一个新兴城区,翔安区的公务员大多安家在附近,上下班要么是单位的车子接送,要么乘坐私家车。一名普通科员告诉记者,自己确实较少“打的”和挤公交车。“上班有公事,单位可以派车;平时上下班,还有班车接送。”如果鼓励公务员乘坐出租车,难免有人会利用漏洞报销车费。

  一位在翔安区政法部门上班的公务员表示,此举到底是节约行政成本,还是新增报销缺口,关键在后续规范。有关专家也表示,一个地区的公车改革,需要有切实可行的设计方案,还需要精心组织、周密实施。        (吴铎思)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