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社会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广告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体育新闻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法治视窗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投资理财
 第B01版:休闲周刊
 第B02版:休闲·全家乐
 第B03版:休闲·我家厨房
 第B04版:上海地产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汽车周刊
 第B10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1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2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3版:汽车·国情车趣
 第B14版:汽车·汽车资讯
 第B15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16版:汽车·车界车市
 第B17版:上海地产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20版:上海地产
 第B21版:求职
 第B22版:求职·教育培训
 第B23版:求职·留学·培训
 第B24版:求职·教育培训
  
2007年7月11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专家视点】
监控技术有被滥用的趋势


  “偷窃、凶杀,这样的犯罪可能得到扼制,但滥用电子监控装置,可能会助长另一种犯罪。”复旦大学社会学系副教授于海担忧,发达的电子摄录技术和网络技术,会让罪犯更加放肆,侵犯人们的隐私。避免“电子眼”被滥用,值得有关部门注意。

  他质疑,是否有必要在大街小巷都安装“电子眼”,监控人们生活的每一个角落?当社会制度和道德规范尚不能驾驭如此万能的技术时,滥用只会使人们的生活品质越来越差。人们每时每刻都处在被监控之中,正常的生活被打乱,心情也会受影响,对建设和谐社会是不利的。

  对于满城尽是“电子眼”的现状和趋势,于海表示:“至少应该让人们知道,这里有电子监控设备,您已处在监控状态中。起码的告知,应该在安装电子监控设备之前。哪些公共场所能安装、哪些机构有权安装,以及人们是否同意安装,等等,都应事先建立一套机制,使电子监控设备的使用具有一定合理性、合法性。”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