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虽然已连续多日用电负荷创下历史记录,却有人在这里搞起了冰雪节。在全国20多个城市用电告急、频繁拉闸限电之时,开起节能减排的倒车。炎夏冰雕—— 明明不环保为何管不了 姜锐 章苒 |
炎夏就搞冰雪节? 6月30日,由一家公司主办的2007杭州·国际冰灯冰雪娱乐节在杭州举行,这样的冰雪节在杭州还是头一回。当日,在超过37℃的气温中,记者来到位于杭州市黄龙体育中心的冰雪节展馆。 花60元购票进入展馆,穿着租来的羽绒服,记者还是感到寒气逼人。这里的温度不到-5℃,进馆不到半个小时,就已经冻得手脚冰凉。展馆内的工作人员不停地提醒参观者,室内外温差超过40℃,一定要注意保暖。 在展馆内,有长约80米的冰滑梯,还有桌椅摆设都是用冰制成的“冰吧”。冰雪节主办方负责人田女士告诉记者,展馆空间有1万立方米,展区面积超过1500平方米,所有展品都用冰制成,用冰量超过1000吨,有一尊巨型弥勒佛像用冰150吨。展览结束后,所有的冰雕作品自然融化,需要1个月的时间。 向社会“集中供冷”? 记者从杭州市电力局了解到,冰雪节展馆每天耗电量在1000千瓦时左右。照此计算,在从布展开始到展出结束的3个多月时间里,至少要用掉10万千瓦时。 黄家玲女士的家就住在冰雪节展馆附近,她告诉记者:“为了个别人的娱乐消耗能源,硬是把温度从将近40℃降到-5℃,这是对能源的极大浪费,也是一种对环保极不负责的行为。”对此,主办方的解释是,冰雪节每天能接待5000人,2个月下来就能给30万人送去清凉。人们参加冰雪节的时候,家里不用开空调,相当于向社会提供了“集中供冷”。 “不环保”为何管不了? 杭州市西湖区环保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样的高能耗项目肯定“不环保”。但该负责人说,国家对于环境保护方面的要求基本上针对工业企业,环保部门的审批范围依据《建设项目环境保护分类管理名录》,而像冰雪节这样的项目,既不属于建设项目,也不牵扯生产制造加工,环保部门想管也管不了。 新华社 (姜锐 章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