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视窗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奥运专版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拔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2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3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4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5版:好吃·调味金指
 第B16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17版:目录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产品分析
 第B20版:上海地产品牌分析
 第B22版:上海地产区域分析
 第B24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25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26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27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28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29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30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31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32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33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34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35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36版:专题
    
2007年7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中小学生住校利弊孰轻孰重?一场讨论引来市民和专家热议纷纷
你家孩子适合住校吗?

黄宙辉 曾璇 梁小霞


    广州日报 近日,由本报和广东电视台共同举办的“民生论坛”,在广州市第二工人文化宫门口小广场举行,市民与专家热议中小学生住校的利与弊。

  家明是一名高一男生,从小学二年级开始,他就被送到一所寄宿学校就读。“学校很陌生,我没有一个朋友,受了委屈只能对着墙哭,感觉特别孤独。”在论坛上,家明说,寄宿学校后,每个星期只能回家一次,和父母见面的机会很少,交流也随之减少。家明的性格由此变得更内向、更孤僻。前段时间和爸爸吵架,他甚至发泄出对父母、对寄宿学校的怨恨。父母有些后悔送儿子去寄宿学校。

  中小学生住校利弊孰轻孰重?现场一位年轻妈妈认为,孩子住校能带来不少好处。她的儿子正上小学一年级,已住校一年。“儿子本来非常依赖我,性格很内向,除了家人外,他基本不和别人说话。自从住校后,他的性格开朗了,也愿意和陌生人说话了。”

  唱反调的市民也为数不少。一名高一的男生现身说法,称很不适应住校生活,在学校什么都要自己做,而宿管的老师又不肯耐心教。还有位家长表示,儿子住校后,性格变得暴躁,与学校管理不好有很大关系。

  广州市第八十六中学校长曾庆华认为,是否送孩子去学校寄宿,年龄是一个很重要的参考因素。孩子应该有生活的认知和适应能力,才能到学校住宿,像家明二年级时年龄还小,被送到寄宿学校很难适应新的生活。也有专家认为,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如果是男孩,可以送到学校住宿,因为现在很多男生缺乏阳刚之气,到学校住宿可以磨炼他的意志,培养他的竞争意识。而女孩子心理较脆弱,对家庭依存性强,还是不住校为好。 (黄宙辉 曾璇 梁小霞)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