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民生新闻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法治视窗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文娱新闻
 第A11版:文娱新闻
 第A12版:早间点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国际新闻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广告
 第A17版:体育新闻
 第A18版:奥运专版
 第A19版:体育新闻
 第A20版:广告
 第A21版:广告
 第A22版:投资理财
 第A23版:股市分析
 第A24版:广告
 第B01版:生活之友
 第B02版:生活之友·行家点拔
 第B03版:广告
 第B04版:拍卖指南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载
 第B08版:阅读
 第B09版:好吃周刊
 第B10版:好吃·美食物语
 第B11版:好吃·酒旗茶垆
 第B12版:好吃·优游食林
 第B13版:好吃·吃遍中国
 第B14版:好吃·饕餮四海
 第B15版:好吃·调味金指
 第B16版:好吃·美食地图
 第B17版:目录
 第B18版:上海地产
 第B19版:上海地产产品分析
 第B20版:上海地产品牌分析
 第B22版:上海地产区域分析
 第B24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25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26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27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28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29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30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31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32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33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34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35版:优秀产品报告·广告
 第B36版:专题
    
2007年7月12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在上海街头叫卖香烟

徐连宗 陈劲松


  采访陈兆金,这位担任过武警部队内卫处处长的老兵,除了他的外形干练和精神矍铄外,给人的印象就是香烟抽得凶,不到两个小时,抽掉了大半包香烟。说起抽香烟,还跟他当年的革命生涯有关。

  1949年5月12日,解放上海的枪声打响,陈兆金随部队进了上海。此时的国民党军早没有了往日的嚣张气焰,人民解放军摧枯拉朽般打过了苏州河。

  刚刚解放的上海,国民党残留下来的特务很多,暗杀共产党人的事件时有发生。为了确保首长的绝对安全,陈兆金经常装扮成卖香烟的生意人,胸前挂一个木箱,里面放着当时很有名气的香烟,像骆驼牌、美女牌等,在街头叫卖。根据规定,他们卖香烟时,遇有特殊情况可以抽上几支,以便更好地让人感觉他们真是卖香烟的。也就从那时,他学会了抽香烟。有时首长需要外出时,他便装扮成踩三轮车或脚踏车的车夫,紧跟首长左右,对首长途经路线进行侦察,确保首长安全。

  1949年10月1日,当全国人民都为新中国成立而载歌载舞时,陈兆金和警卫团其他同志的任务却变得繁杂而严峻,因为在1日当天晚上,陈毅和其他首长要在跑马厅露天广场参加群众集会,和上海群众共庆新中国成立。在这样的公共场合进行警卫,这对陈兆金及警卫团其他官兵来讲都是一次考验和挑战,而且容不得半点闪失。那一夜,陈兆金的心都是提在嗓子眼里的,密切注视着周围每个人的细小动作和眼神,直至任务圆满完成。

  陈兆金的机智勇敢算是有点天赋的。1944年,12岁的陈兆金当上了儿童团团长。当时,盘踞在山东东平县柿子园和梯门山的两个日伪军据点像两颗毒牙,对群众生活和地下党工作构成巨大威胁。为铲除据点,村地下党决定派衣衫褴褛的陈兆金当侦察员。

  受领任务后,陈兆金伪装成放羊娃,在敌据点附近赶着几只羊,时刻观察着据点里敌人的动静,并把每天敌人换岗的次数、人数等情况向村地下党员报告。一个下午,柿子园据点头目刘玉荣离开据点,偷偷地赶往他的姘头家。他的这一行动,没能逃脱陈兆金的视线,一路跟踪,在准确打探到刘玉荣的落脚点后,陈兆金立即向村地下党组织进行了汇报,刘玉荣在其姘头家被当场击毙,随之杮子园据点被铲除。

  1947年10月,陈兆金带着自己的革命理想,通过敌人的层层封锁,从泰安来到青州,正式参加了革命,成为三野司令部警卫营的一名战士,并先后参加了解放济南和淮海战役。

  1954年8月,从华东公安警卫团便衣大队三个中队挑选的六七十人集体转业,安排到上海市公安局警卫处,陈兆金幸运地成为其中一员,正式成为一名警卫干部。他们那时候除了警卫任务,还有一项特别的事情,就是养猪种菜,搞农副业生产。正常情况下八小时担任警卫执勤,八小时外专门搞生产劳动。大家情绪很高,有的同志背上晒得脱皮,仍然坚持劳动,为毛主席等中央首长能够吃到战士们种的蔬菜感到非常光荣。到现在他还记得,那时毛主席还特地向外宾介绍说,这是我们警卫战士们种的菜,又好看,又好吃。

  警卫工作光荣而神圣,但使命与责任同在,特别是担负首长警卫工作更容不得半点私人感情。1958年,毛主席来上海视察工作后,观看文艺汇演。陈兆金担负礼堂大门警卫任务。演出开始不久,一位曾非常关心他的老政委想进礼堂看演出,但被他坚决地挡在了门外。现在说起这事,他还觉得对不起老政委,“但那是纪律,谁也不能违反。”陈兆金说。

  明日请看《还乡团悬赏50块大洋抓他》。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