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缘食单 夫妻肺片 张正修 |
文 / 张正修 成都小吃里必有一道凉菜叫夫妻肺片,此菜菜名怪异,初次光顾者难免好奇,会点上一份。也有人因“肺片”二字,误以为有肺片做原料而不愿品尝。实际上,正宗的夫妻肺片是以牛脑壳皮、牛肉、牛百叶等为原料,拌以花椒、辣椒、碎花生米、芫荽等调料,原料里根本没有肺。 既然没有牛肺,为什么要叫肺片呢? 话说上世纪30年代,成都皇城附近,是成都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人们只食用牛羊肉,忌食内脏,于是把所有内脏都扔掉了。有一对年轻夫妇,男的叫郭朝华,女的叫张田正,看到这些废弃的内脏都被扔掉,觉得很可惜,小两口就在清晨跑到屠宰场,在堆积的内脏堆中翻翻捡捡,挑选看似还有吃相的材料打理干净,上锅煮熟,反复试验,终于做到了牛肚白嫩如纸,牛舌淡红如桦,牛头皮透明微黄。此后再配以夫妻精心搭配的红油、花椒、芝麻、香油、味精、上等的酱油和鲜嫩的芹菜等各色调料,炮制出这后世传诵的美食。 此“肺片”颜色红亮、软糯入味、麻辣鲜香、细嫩化渣,声望很快就在附近居民中传诵开来。而因为原料是从废弃的内脏挑选出来的,加工时又都切成薄片,故开始时人们称其为“废片”,又因其夫妻制作出来,故前面又冠以夫妻二字,由此得名“夫妻废片”。而后随着食客的日益增多,名声越传越远,就有人嫌其“废片”二字不好听,于是主张将“废”字易为“肺”字,这一改动就造就了成都这个名菜名字的由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