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A01版:头版
 第A02版:要闻
 第A03版:焦点
 第A04版:综合新闻
 第A05版:科教卫新闻
 第A06版:上海边界行
 第A07版:社会新闻
 第A08版:社会新闻
 第A09版:目击
 第A10版:民生新闻
 第A11版:早间点击
 第A12版:中国新闻
 第A13版:中国新闻
 第A14版:广告
 第A15版:国际新闻
 第A16版:国际新闻
 第A17版:文娱新闻
 第A18版:文娱新闻
 第A19版:文娱新闻
 第A20版:资讯生活·家装
 第A21版:体育新闻
 第A22版:体育新闻
 第A23版:体育新闻
 第A24版:体育新闻
 第A25版:上海地产人物
 第A26版:法治视窗
 第A27版:读者之声
 第A28版:投资理财
 第A29版:股市分析
 第A30版:职场方圆
 第A31版: 广 告
 第A32版:公众服务
 第A33版:新民环球
 第A34版:新民环球 · 论坛
 第A35版:新民环球 · 人物
 第A36版:新民环球 · 社会
 第A37版:新民环球 ·社会
 第A38版:新民环球 · 健康
 第A39版:新民环球 · 商界
 第A40版:新民环球 · 什锦
 第B01版:家庭周刊
 第B02版:家庭 · 两代人
 第B03版:资讯生活·商务
 第B04版:家庭 · 女性世界
 第B05版:夜光杯
 第B06版:夜光杯
 第B07版:连 载
 第B08版:阅 读
 第B09版:时尚
 第B10版:时尚 · 俊男靓女
 第B11版:时尚 · 秀场故事
 第B12版:时尚 · 搜乐寻趣
 第B13版:时尚 · 极速抢鲜
 第B14版:时尚·单品冲浪
 第B15版:时尚·超级现场
 第B16版:时尚·美容派对
 第B17版:e生活周刊
 第B18版:e生活·数字家庭
 第B19版:e生活·数码
 第B20版:广告
  
2007年7月13日 星期 放大 缩小 默认

普洱烧退,可缓缓饮矣

潘向黎


  今年春天开始,普洱茶的价格悬崖一跃,至今跌声一片。有人把这件事和股市,还有普洱市6月3日的地震相提并论,虽然近乎玩笑,但是可见普洱“跌”之惨烈。据报载:一件30公斤的普洱茶,从最高的2.3万,降到目前9000元,跌了一万多元。保守估计,普洱茶市场在半年内蒸发340亿元(广州日报6月27日)。事实上,在上海茶市,某品牌普洱茶一件开价6000元也无人问津(文汇报7月5日)。

  盛极必衰,真是天下至理。想当初,不过二三年的光景,普洱狂涨上百倍,成为茶界炙手可热的黑马,饮普洱茶成为身分和品位的象征,大有“开谈不说普洱茶,喝尽好茶亦枉然”的势头。像我这样不接受普洱茶的人还在想不通(有拙文《药,文物或者卡米拉》为证),谁知这种热早已越过了“茶饮”的边界,越来越像大片上映前的宣传攻势。先是马帮进京“再现茶马古韵”,然后是一筒七子饼茶拍出160万元的天价,到今年3月还有“恭迎”队伍护送一块百年普洱穿越九省市的盛大活动。事情到了这个份上,就和喝茶没什么关系了。和普洱茶紧密相关的是这样一些字眼:经销权、捂盘、高价回收、抬高价格、炒家、散户、套牢……明白了吧。

  这种疯狂,让我想起当年的君子兰和邮票,历史真是惊人的相似。什么事只要陷入狂热,冷水浇头的结局就不远了。泡沫大到匪夷所思的地步,等待着的只能是爆裂。有朋友幽幽地叹:抚今追昔,情何以堪?我说:真是自作多情!普洱茶真正的“昔”是什么?普洱茶,黑茶(后发酵茶)的代表,形态上属于紧压茶,有各种形状。有消食去油功效。它的出身不过是蓬门茅户的苦孩子,穷人都喝得起,草根得很,哪敢梦想日后的显赫富贵!这样一个本分孩子被涂脂抹粉、弄得面目皆非,看似风光其实可怜。

  现在关于普洱茶的预测,有两种,一种是会回升,一种是不容乐观。凭直觉,我倾向于后一种。前几年的价格实在太离谱了,登高必跌重,这是一种滞后的惩罚,立即回升谈何容易。再者那些宣传,诸如包治百病、无限期“越陈越好”引起部分受众心理反感,短时间内难以改变。(任何药物的有效成分都有有效期,即使在特定时段内越陈越好,到达顶点之后肯定就渐渐失效,君不见《红楼梦》中贾母的上等人参放久了也成了灰?)第三,那些炒家虽然还会再投资,但想必他们会“引领潮流”,去发现新大陆,才能吸引千万想致富的民众继续追随。故事的桥段可能各异,但结局总是:有的人提着一桶金悄悄离开,众人如梦一场。

  幸亏,这些和茶是不相干的。当初,茶馆老板们声称“喝得了普洱才是茶中九段”,专家们言之凿凿说普洱诸多“神效”,白领们纷纷学喝普洱茶证明自己髦得合时,商人们送礼必定首选普洱茶,机关里连司机都仿效一把手喝起普洱茶的时候,普洱茶也只是普洱茶。如今,跌到一斤一百元都卖不出去,普洱茶店门可罗雀,普洱茶也还是普洱茶。它何尝热过?热的是人。更何尝疯过?疯的也是人。

  忙的是人,茶是闲的。闹的是人,茶是静的。

  喝早茶时边看报纸边头也不抬地说“普洱”的老茶客,吃多了就想起曹雪芹的吩咐、嚷嚷“回家沏碗普洱茶喝!”的食客,普洱茶和他们才是真正的知交呢。只是平常相对,却是贵贱不移、不离不弃。恭喜这样的人了,如今你们的普洱不再烫手,正可以缓缓饮之。


 
  

用户名 密码 匿名

您对这篇文章的满意度

非常满意 基本满意 不太满意 很不满意